農曆春節將至,許多民眾返鄉和家人團聚,但失智者因認知功能減退,對環境變動的調適能力較一般人困難,所以在春節期間面對陌生或不常見的親友來訪、外出春遊環境及人潮、天氣轉變等,情緒較容易受影響或感到混亂,甚至發生意外。臺灣失智症協會建議家屬,過年前應預先安排活動與照顧人手,並做好防走失準備,多掌握和失智者相處的技巧,讓家人能順利享受難得的相聚時光。
臺灣失智症協會表示,失智者若平時規律參加社區活動,過年時也可能堅持要外出參與,建議家屬可陪伴失智者散步、打麻將、唱卡拉OK、下棋、寫春聯、包紅包、準備年菜、大掃除等,也可安排祖孫同樂活動,例如請失智者指導料理年菜、一起觀賞電視節目,或陪失智者一起看運動教學影片做運動。
失智者返回老家或親友到家中拜訪,看見熟悉親人可能很開心,但也可能認不得親人。親友可主動向失智者自我介紹,避免用「猜猜我是誰」的方式來「考」失智者。主要照顧者也可事先與親友溝通,隨時注意失智者情緒反應,若出現不安情緒時,應減少人、環境刺激,安排安靜及舒適空間,讓熟悉的照顧者安撫情緒、讓失智者做喜歡的活動轉移注意力。建議將來家中拜訪親友們的時間錯開,避免過度刺激或疲累。
春節期間多會準備年菜和甜食,失智者容易因飲食過量而造成身體不適,因此需注意進食的分量,避免一次提供過多食物,建議用水果等健康食品來代替糖果餅乾類零食,並注意年糕、果凍等食物類型,避免嗆咳。
近期因天冷溫度低,失智者外出時除了要留意保暖外,出門前先拍下當天失智者的照片,並在衣服及背包放置聯絡資料,以利走失協尋之用,平日陸續建立緊急連絡卡、愛心布標、愛的手鍊、衛星定位器等預防走失工具。帶失智長輩外出時,最好能安排兩位以上家人陪同長者,相互支援以降低走失風險,若無充足陪伴人力,出門在外須避免讓失智者獨自等候,應主動尋求在地志工或工作人員協助幫忙。
臺灣失智症協會也提醒,符合長期照顧2.0服務使用者的失能身心障礙者、50歲以上失智者、55歲以上原住民或65歲以上失能長者,春節期間仍可使用長照服務資源,但須提前完成預約。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可提早10天領藥,過年期間也可透過觀察長輩自行用藥狀況或是協助分藥與紀錄等,更了解家人狀況及有助於穩定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