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在今天(17日)舉行台灣大選認知操作觀察討論會議最終場,創辦人杜奕瑾針對大選期間觀測到的協同行動做出報告。杜奕瑾表示言論可以透過協同團體操作,而且社交平台也並非絕對中立,閱聽眾要多加留意。在誤導訊息層出不窮的時代,數位素養教育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數位人權也應更受重視。
協同式帳號,也就是非一般使用者,而是透過程式自動控制或是公關公司操作的帳號,帶起的言論操作對民主國家的影響甚鉅,因為協同式帳號透過操作激起對立,讓民眾無法理性討論,甚至會因為在社交媒體上遭到協同式帳號攻擊,不願發表言論。今年為生成式科技元年,原本深偽科技受到矚目,但是藉由生成式科技產生的文字造成的傷害更為鉅大,在處理由生成式人工智慧相關的資訊操縱時,只要嘗試揭穿謠言,生成式人工智慧就會使用官方試圖放大的正確資訊來製造更多謠言。而且目前的事實查核機制,完全無法處理生成式人工智慧助力的資訊操縱。
杜奕瑾認為民主國家應該要重視數位人權的議題,因為人工智慧演算法會影響心智,他提到,這樣的舉措並非審查,而是保障數位人權,如果忽視言論操作的問題,最終會影響言論自由,因為網路上沒有真人敢說話。他也提到前陣子的「缺蛋事件」讓大家意識到媒體素養的重要性,提醒民眾要是看到某項訊息而情緒激動,更是要靜下心來多方查證,因為現在的訊息可怕之處在於,不是假訊息,而是誤導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