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變化大,不僅容易感冒,年長者還可能產生眩暈。門諾醫院壽豐分院中醫師唐漢維表示,眩暈除了透過藥物治療,亦可藉由中醫調養,以針灸改善,平時也能按壓百會穴、聽宮穴、翳風穴、風池穴及合谷穴,疏通經脈、調和氣血。
唐漢維醫師表示,中醫對「眩暈」有多種描述與名稱,造成的原因也有許多,包括風、火、痰、虛所導致,也可能是因為臟腑所影響,才會有頭暈目眩的症狀出現,甚至會有想要噁心嘔吐的感覺,特別是前庭功能退化的長輩,若再加上有慢性疾病,更容易誘發眩暈症狀。
門諾壽豐分院中醫師唐漢維建議,除了用藥之外,也有對應穴位可幫助舒緩眩暈症狀,包括在頭頸部、耳朵附近的百會穴、聽宮穴、翳風穴與風池穴,還有在手部的合谷穴,每天按壓數回,平時按壓可預防保健,暈眩發作時,則加強按摩力道,緩解症狀。
唐醫師強調,造成眩暈的原因各有不同,很多疾病也會導致頭暈目眩,民眾若長期眩暈無法緩解,應該盡早就醫,接受完整檢查找出病因,若要尋求中醫治療,也一定要請合格中醫師診斷,透過個人舌、脈及兼症評估後開立,切勿聽信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