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教育家人物典範 張美蓮老師用語文競賽尋找各族群文化的根

2023-11-29 發佈 林宜箴 臺北
張美蓮(右四)與學生共享語文競賽的榮耀

張美蓮(右四)與學生共享語文競賽的榮耀

「你以為現在年輕小孩都是扛不起挫敗責任的草莓族?」榮獲112年師鐸獎的新莊國中老師張美蓮,義正詞嚴表示,不可以偏概全,她從事語文競賽人才培育工作12年,看過無數年輕小孩,他們為了替學校、替自己爭取榮耀,在失敗中不斷力爭上游,最後贏得勝利。更多關於張美蓮老師的深入報導,歡迎收看教育部網站收看教育家人物典範。

 

在新莊國中任教數十年的張美蓮,原是英文科老師,12年前她在教務處任教學組長,其中有項任務就是語文競賽人才培訓。張美蓮表示,新莊地區很多外來人口,可說是不同族群人口匯集地,由於學校重視語文競賽,人才培育便由原本的國語、閩南語之外,新增了客語、阿美族語項目。而本身是客家人的張美蓮,為增強自身語文競賽經驗,也報名參加客語演講、朗讀比賽,甚至四處觀摩,投入不少時間和精神,只為了給予學生展現的舞臺,培養自信心與成就感,引導他們找到自己的亮點。

 

由於新莊國中的語文競賽項目原本並沒有越南語,不過政府推新南向政策,而新莊地區新住民人口也不斷增加中,校方為配合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於各校推行的「多元文化週」活動,經張美蓮和老師們商討後,決定再增越南語一項。

由於疫情關係,新莊國中決定進行「多元語言防疫宣導廣播」方案,分別以國語、閩南語、客語、阿美族語、越南語五種臺灣不同族群的語言,每天中午對全校進行防疫宣導廣播,也讓學生認識不同語言的特色,欣賞臺灣多元族群的文化。

 

張美蓮老師說,新莊國中原有一位越南籍家長指導越南族語,但時間不長,一時找不到可立即上陣的同學,輔導老師推薦一位會說越南語的新住民學生小安(化名)。小安從小在越南長大,小學六年級才來到臺灣,越南語就是他的母語。因為國語程度不好,在學校和同學溝通不易,逐漸失去上學的動力。

 

張美蓮請輔導老師詢問小安是否願意參加學校辦的「多元語言防疫宣導廣播」培訓活動,小安居然爽朗同意,並表示有興趣。第二天早上,小安比約定的時間還提早到教室,認真聽取老師的指導,每天課後接受培訓。張美蓮這才發現,個頭壯碩的小安,其實個性開朗,喜歡照顧同學,而且愛表現。

 

經過張美蓮不斷地鼓勵和訓練,小安自信勇敢地向全校師生放送越南語的防疫宣導,獲得廣大的迴響,不但受到全校老師讚揚,同學也肯定他,並成為全校口中的「防疫英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