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我吃素,因為我愛地球 中市新光國中全校素食日

2023-11-27 發佈 劉文珍 臺中
因為愛地球,中市新光國中全校素食日午餐蔬菜剩餘量減少了

因為愛地球,中市新光國中全校素食日午餐蔬菜剩餘量減少了

環保愛地球,臺中市立新光國中透過學生自發性的推動沈浸式的環保教育,一改過去環境教育的無趣的刻板印象,透過入班宣導以及趣味闖關,果然,午餐後的餐桶蔬菜剩餘量變少了,全校師生快樂做環保。

 

臺中市立新光國中的學生林佩螢利中午休時間進班到教室進行環保宣導,像是生產一公斤的牛肉就要消耗4120升的水,相當於41200瓶的養樂多的水,生產一公斤的豆腐只需要418公升的水,約4180瓶的養樂多,如果選擇植物性飲食,一年就可以省下大約83萬公升的水。

 

想要從校園做好環保,新光國中的林佩螢同學希望跳脫過去制式無聊的宣導方法,她和林芊妮同學向老師提出「校園素食日-吃素與環保的推廣活動」要從個人到和學校著手,讓環保的概念融入國中生的日常。

 

在個人方面,林佩螢和王芊妮推出「慢食運動」、「主題式旅遊」以及「多吃素減少水資源浪費」。在學校部分,搭配競賽力推無痕背包客的戶外教學,以及環保知識遊戲闖關,還有「全校素食日」。

 

「校園素食日-吃素與環保的推廣活動」指導老師林玉婷老師說,年輕學生,尤其是男生,不喜歡吃菜,所以想改善大家對於環保的刻板印象,提升大家對於素食的接受度。

 

陳俊諺同學可以接受素食,也知道吃菜有益健康,吃素省水,分享給我,多吃一根葉可以省83萬公升的水。三年級的楊定甫是世界少年跆拳道錦標賽國手,不愛吃素,特別是A菜帶有苦味,唯一能接受的是高麗菜;學校推素食日,他知道多吃蔬菜很健康。

 

實施「校園素食日-吃素與環保的推廣活動」,新光國中的同學改變對素食的印象,林玉婷老師說,看到菜都被吃光光時,覺得學生好可愛,他們就是少了點鼓勵。林玉婷老師認為,要讓年輕孩子吃素食並不容易,但是,至少能傳遞吃素食的概念給學生,而未來也能將這樣的概念給學生,以及他們的下一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