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縣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地方型SBIR)舉辦成果發表會,今年共有35家業者申請、19家業者通過審查獲得補助,其中來自蘭嶼的業者以蘭嶼原生種「酸橙」研發特色飲品,賦予經濟價值,希望受到更多族人重視,經由保育及復育,讓珍貴的自然資產能夠繼續成長下去。
「蘭嶼酸橙」是蘭嶼的原生種,也是臺灣發現4種野生柑橘族群中,唯一在外島蘭嶼的品種,外觀像橘、果肉如柚、風味如檸檬,很有特色,來自當地的「拿拿悟工坊」獲地方型SBIR補助,研發出蘭嶼酸橙精釀啤酒,並以「在地限定販售」吸引遊客,打造臺東特有品牌。
「現在物資取得方便,老人家也不吃這個水果了。」由於缺乏經濟價值,沒有人要種,也沒有人要吃,業者陳亭方說,蘭嶼酸橙漸漸沒落凋零,很可惜,「我想要讓我的後代子孫還可以看到這個樹種,所以藉由SBIR計畫,讓它變得有經濟價值,讓族人重視這一個樹是有用的。」
臺東縣府配合中央辦理地方型SBIR邁入第11年,累計補助金額超過8300萬元,創造超過2億元產值,111年度共有35家業者送件申請,19家業者通過審查獲得補助,產業類別包括文創服務、觀光休閒、食品生技及農業科技。
縣長饒慶鈴表示,臺東企業規模雖小,但對於創新研發的堅持卻不落人後,隨著111年度受補助業者順利結案,112年度的受補助業者也正努力埋首執行研發計畫,縣府持續向中央爭取經費,希望透過資金挹注,鼓勵業者勇於創新,一同為臺東產業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