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健康

北投健康中心打造樂齡健身房 重訓加核心讓長者增肌防跌

2023-11-07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北市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打造樂齡健身房,強化長者體適能,預防跌倒

北市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打造樂齡健身房,強化長者體適能,預防跌倒

臺灣面臨人口高齡化的趨勢,壽命的延長伴隨身體機能老化、肌肉量減少與骨骼流失,導致老年人跌倒發生率增加,大幅影響生活品質。根據臺北市衛生局111年長者功能評估分析,北投區行動異常比率是31.69%,為12區最高。為提升長者肌力及正確運動識能,臺北市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結合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專業師資及場館資源,辦理「樂齡健身房」課程,強化長者功能體適能。

 

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吳俊良主任表示,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指出,65歲以上長者約每6人就有1人曾經發生跌倒,而北投區老年人口比例為20.2%,平均5人就有一位是長者,因此「樂齡健身房」課程以增肌、防跌為課程軸心,規劃上下肢肌力及核心肌群訓練,透過健身房重量訓練及核心肌群提升,穩定軀幹、強化肌力與肌耐力,達到健康老化的目的。

 

吳俊良主任說明,參與「樂齡健身房」課程的學員共66位,平均年齡72歲,課程安排一小時的健身房機臺訓練,搭配一小時的墊上核心課程,在功能性體適能的檢測結果,長者的下肢肌力、上肢肌力、動態平衡及心肺耐力都有顯著提升。多數學員原本認為健身房是年輕人的活動,平常很少有機會踏進那個環境,機臺的圖示說明也看不懂,不敢隨意操作,但是現在有健身房教練的指導下,不用擔心操作錯誤導致運動傷害,也學到每種健身機臺對應訓練的肌肉部位,例如臥姿腿部彎曲機訓練腿後肌群、髖部外展訓練機訓練臀中肌及闊筋膜張肌。

 

85歲王奶奶是年紀最長的樂齡學員,在參與課程前她多待在家裡看電視,出門也僅是去鄰近市場買菜,沒有規律運動的習慣。在兒子的支持陪同下,王奶奶每週參加樂齡健身房課程,經過10週的課程訓練,骨骼肌率增加0.7%,原本住家到北護約1.5公里路程,走路需耗時30分鐘且需要分段休息,現在則可在25分鐘內抵達。王奶奶的兒子表示,媽媽參與課程後認識很多運動的夥伴,一起上課讓心情也開闊許多。

 

吳俊良主任表示,讓長者能夠以健康、活躍的型態老化,才能降低高齡化帶來的社會衝擊。課程除了增加身體活動提升肌力、肌耐力之外,團體課程地進行也找回人與人之間互動支持的情感。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持續為長輩規劃運動相關活動和課程,有興趣的民眾歡迎加入「北投好健康LINE@」(LINE ID:@xpc6014t),或上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臉書專頁查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