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自動駕駛是未來車輛的趨勢。國立中興大學材料工程學系教授賴盈至帶領團隊,研發出一款自發電且具長距離感測能力的自驅動電動車感測器,成果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
中興大學材料工程學系教授賴盈至帶領團隊,研發出一款自發電且具長距離感測能力的自驅動電動車感測器,該電動車感測器利用摩擦奈米發電機技術,搭配二微奈米材料與柔性材料,可以隨電動車軀體配置,不需要電池供電,可以偵測2公尺外人體的靠近,以及1毫米的物體移動。研究成果刊登於9月份國際頂尖期刊《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並於研究發表後,旋即獲得國際媒體《Advanced Science News》刊登報導。
賴盈至教授指出,自然環境中,有很多靜電,利用電動車與周圍物品靜電的關係,可以研發自驅動的靜電感測器,不需要電動車的電力可以達到感測周圍環境的功能。這次研究成果,利用二維材料與導電海綿,首度實現非常長距離的自發電感測效果,可以搭配傳統感測器,達到更智能的效果。除此之外,此款自發電感測器,更便宜,可大量配置,同時,達到低成本與節能的優勢。
賴盈至教授指出,此款自驅動電動車感測器,實際應用在車子上,當感測器感知到竊盜企圖,可以發出警報,立即向車子主人發出警告訊息。此外,也可以幫助電動車停放時,監控周圍環境,避免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