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三玉國小校樹紅了 「歡樂欒樹節」課程認識校樹、珍惜環境

2023-10-24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三玉國小結合社區欒樹節活動,設計「歡樂欒樹節」校本課程,帶領學生認識臺灣欒樹

三玉國小結合社區欒樹節活動,設計「歡樂欒樹節」校本課程,帶領學生認識臺灣欒樹

臺北市三玉國小的校樹「臺灣欒樹」和學校一起長大,高達10公尺,曾在2014年入選全國最美校樹,目前時序進入秋天,正是整樹火紅的美麗姿態。校方結合社區欒樹節活動,設計「歡樂欒樹節」校本課程,帶著三年級學生認識臺灣欒樹,進而體認到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三玉國小表示,校內的臺灣欒樹10月初從整株翠綠轉換為滿樹金黃,風一吹來,金黃色的小花像黃金雨一般紛紛飄落,所以又稱為「臺灣金雨樹」。月中,轉為滿樹火紅,紅色蒴果讓臺灣欒樹在一片綠意中成為最吸睛的主角。由於從滿株綠葉到開花時整樹金黃,結蒴果時又轉為紅色,直到蒴果乾枯成為褐色而掉落,共有四色,所以又稱為「四色樹」。 此外,臺灣欒樹還有「燈籠樹」之名,是因為當蒴果轉為褐色時,蒴果會膨脹成氣囊狀,就像千萬個小燈籠掛在樹梢。

 

三玉國小教師團隊為培養孩子「立足三玉,親近鄉土,放眼世界」的胸襟,結合社區欒樹節活動,設計「歡樂欒樹節」校本課程,從親近校內欒樹,延伸至與社區活動結合並定期檢視,每年10到11月欒樹開花時於三年級實施。三年級學生剛剛上完「認識臺灣欒樹」課程,除了認識臺灣欒樹,還包括認識褐根病與椿象;接著師生走出教室,欣賞校外忠誠路上壯闊的欒樹大道。

 

學生林玥荃表示,忠誠路上一整排的欒樹好美、好壯觀,現在紅色蒴果正綻放著,很期待轉成褐色的時期,想看看整株都是小燈籠的模樣。學生卓君芮表示,從課程中學習到荔枝椿象是害蟲,但是紅姬緣椿象是無害的,也了解保護欒樹重要性,珍惜美好環境。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