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教育部美感教育成果展 10/14-10/22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展出

2023-10-13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二期五年計畫課程與教學成果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展出

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二期五年計畫課程與教學成果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展出

教育部為展現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二期五年計畫(108-112年)課程與教學成果,從10月14日起到10月22日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圖書館展演空間舉辦「生活中的每一課-美感進行式:扎根、跨域、創新」美感教育課程與教學成果展,透過靜態展品呈現、互動式工作坊與講座等多元形式,感受美感教育的豐碩成果。

 

教育部政務次長林騰蛟出席活動開幕記者會時表示,教育部在108年開始推動第二期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是以生活美學為核心,協助學校師生來發展各式主題的課程。本次美感教育的成果發表匯集了約4300堂課程、70多本出版品,並展出130件的教材作品,成果豐碩。此外,本次成果展匯聚「幼兒園美感教育扎根計畫」、「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及「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等3個課程與教學計畫成果,從這些計畫的推動,培養學生從生活中觀察並洞察問題,從課程體驗中啟發學生邏輯思辯、跨域整合和問題解決能力,正是符合108新課綱所強調的核心素養。

 

林騰蛟次長並指出,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二期計畫在今年底將進入尾聲,這五年所累積的成果,也為即將啟動的第三期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奠定很好的基礎。目前第三期計劃預計從明(113)年開始進行,相關預算目前正在立法院在審議當中。

 

幼兒園美感教育扎根計畫主持人、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系林玫君教授表示,幼兒階段是美感啟蒙關鍵期,教育部以「美感從幼起、美力終身學」為主題,從103年開始啟動10年的幼兒園美感扎根計畫,希望讓幼童在每日的生活環境、課程和遊戲中,累積豐富的美感經驗,奠定「美力終身學」的基礎。10年計畫共分兩個階段,前五年除了在全國設立美感藝術學前師培聯盟、分析國際美感教育案例外,也訂定幼兒園美感教育六大原則,在全國辦理教師增能研習及設立全臺105所美感特色種子園。

 

林玫君教授並表示,以前五年的成果為基礎,第二期美感計畫則是強調「美感共學」,設立多元社群深化老師的美感知能,各縣市除了陸續成立美感基地園外,也將在地課程的實踐整理出版套書,並製作影音教材,加以推廣。透過這10年的美感教育計劃,讓美感能真正實踐從幼扎根,培養臺灣的學生具備公民素養,提升未來就業的競爭力,並成為年輕世代邁向國際的橋樑。

 

教育部表示,展覽期間,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將搖身一變成為美感學習基地,並安排展期限定的工作坊、講座等系列活動,於周末開放親子、大眾參與工作坊體驗美感課程;參與創作成果也將即時在展覽中展出,讓更多觀眾一起欣賞、參與創作。更多關於美感教育課程與教學成果展的活動與內容,請至「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官方網站」瀏覽及查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