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圖書館策畫「海–館藏臺灣學研究書展」,展出日治時期臺灣水產產業、經濟、教育等重要書籍與雜誌,希望透過展覽,讓民眾認識豐富的臺灣海洋與歷史,展覽自即日起到明年3月底,歡迎參觀。
國立臺灣圖書館有豐富的臺灣學館藏資料,本次特別挑選出與海洋有關的典籍,規劃「海–館藏臺灣學研究書展」,分為「臺灣與周邊海洋」從臺灣的地理位置、潮汐、洋流與氣候等自然條件影響人們生活、人群往來、港口與聚落型態來認識海島臺灣;「海洋與早期臺灣」介紹從史前時代起新石器時代的原住民遷移來臺、十七世紀臺灣曾在荷蘭、西班牙及鄭氏統治下被納入海洋貿易的版圖中,到自清廷將臺灣納入版圖後,將臺灣視為邊陲荒地到意識到重要性的轉變,透過歷史看臺灣與海洋的關係;「日治時期的海上交通、港口與貿易」介紹海洋與生活、產業、教育及文化的關聯性;「海水浴場與海洋娛樂」則是日治時期日本在臺灣海邊設立海水浴場,推廣海洋娛樂等,透過國臺圖的館藏的書籍、雜誌,從這四大面向,認識當時與海洋有關的臺灣現況。
國臺圖館長曹翠英指出,國臺圖規劃本次展覽,介紹洋流環繞、水產經貿、移民政策、海洋教育等,希望透過具體行動展現出知海、閱海與親海的行動力,加上舉辦專題演講、出版臺灣學刊物,都是希望展現海洋的包容性,並向海學習。
本次書展也特別展出國臺圖珍藏的史料《臺灣水產雜誌》系列,該雜誌是1915年成立的「臺灣水產協會」發行的機關誌,內容包括臺灣與南支南洋海域的漁產現況、調查報告及水產教育的推行等,是日治時期水產事務研究的重要史料。水路部發行《日本水路誌 第二卷附錄臺灣及附近諸島》又名《臺灣水路誌》(1900年),及地質學者小川琢治編纂《臺灣諸島誌》(1896年)等史料,則提供我們對早期臺灣的海洋與歷史更多豐富的認識。
「海–館藏臺灣學研究書展」自即日起到113年3月31日在國臺圖6樓展出,歡迎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