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國臺圖來自南方講座 專家建議加強馬國對臺研究

2023-09-23 發佈 曾鈺羢 臺北
國臺圖規劃南方講座,首場邀請馬來西亞拉曼大學張曉威教授(右)分享,國臺圖館長曹翠英也出席聆聽講座。

國臺圖規劃南方講座,首場邀請馬來西亞拉曼大學張曉威教授(右)分享,國臺圖館長曹翠英也出席聆聽講座。

國立臺灣圖書館為促進臺灣對南向國家更深理解、擴大國際學術交流並推廣珍貴南方資料典藏,規劃兩場「來自南方-館藏南方資料詮釋的新視角」專題講座。首場邀請馬來西亞拉曼大學張曉威教授從經濟、貿易及教育角度分享馬來西亞與臺灣的關係與交流,論述「近年來馬來西亞的臺灣研究」主題,吸引研究生與關心此議題民眾參加。

 

張曉威教授表示,馬來西亞是臺灣第7大貿易國家,臺灣是馬來西亞留學人數中排行第二的國家,超過10萬名僅次於澳洲,雙邊關係密切。張曉威教授分析獲得「臺灣獎助金」者,有57名獲得該獎助並在馬來西亞任職的學人們對臺灣學研究近況進行分析後,發現這些學人研究領域包含經濟/管理、政治/政策占54%,其他則為社會、文學、教育、傳播、文化等,而議題則以當代課題為多數,並且有31份是與臺灣有關的雙邊或多邊比較研究。

 

另外,張曉威教授更以拉曼大學、馬來亞大學、新紀元大學學院三校辦理學術研討會與臺灣學相關的論文分析,發現以文學類研究最多,教育、宗教次之。此現象是因臺灣一度成為馬華文學聚集地,且馬華文學常被列為大學必修課程,故在研究馬華文學時,多少會觸及到臺灣文學的研究。

 

張曉威教授更認為馬來西亞的臺灣研究仍需再開拓,如現行臺灣獎助金的設立確實吸引世界各地學者到臺灣從事相關研究,且讓非華裔學者也關注到臺灣,進而研究臺灣,並持續為馬來西亞的臺灣研究注入新進的研究人員。未來臺灣的大專校院及學術機構可透過簽署MOU,讓單一論文可以獲得雙邊大學的學位承認等方式,鼓勵馬來西亞學者進入臺灣研究的領域。

 

國臺圖曹翠英館長表示期透過南方講座促進雙邊交流與瞭解,讓臺華學術研究更加扎根。

 

國臺圖第二場「來自南方-館藏南方資料詮釋的新視角」專題講座將在10月12日下午2點辦理,邀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許維賢教授主講「友聯出版社在新馬的文化冷戰:以亞洲基金會檔案(1955-1970)和《學生周報》為例」,歡迎各界踴躍參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