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把握136黃金治療期 幫助聽損兒擁有新「聲」命

2023-09-05 發佈 曾鈺羢 臺北

臺灣大約每1千個新生兒就有3至4人為先天性聽損兒,但如果能把握在出生「1個月內」完成篩檢、「3個月內」完成確診,並於「 6 個月大前」開始配戴聽覺輔具與接受聽語療育,就可幫助孩子聽見世界,為了不讓聽損兒錯失學習成長的關鍵,國民健康署自101年起全面補助我國籍出生3個月內新生兒聽力篩檢,吳昭軍署長在此呼籲家長,嬰兒出生後3天內接受聽力篩檢,若未通過者,應儘快帶寶寶到醫院檢查,確認是否有聽損、聽障情形及其嚴重程度,並遵從醫師建議,儘早進行聽語治療及復健等療育或配戴助聽器、人工電子耳等輔具。依據國民健康署統計,111年出生的寶寶有13萬9222人接受聽力篩檢,篩檢率達98.7%,其中共發現768位有聽力損失,都及時予以轉介後續療育服務。

 

目前全國總共有257家醫療院所提供新生兒聽力篩檢服務,其中有61家提供新生兒聽力確診服務,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家長,一定要把握寶貝聽語發展的136黃金期,完成一篩檢、二確診、三療育的步驟,讓孩子擁抱新「聲」命。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