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政府為強化苗栗縣學校輔導人員專業知能,辦理為期40小時的「初任輔導專業人員培訓」,協助苗栗縣內初任校園輔導主任或組長、輔導教師及初職專業輔導人員了解其工作職責與內涵,有效落實校園三級輔導合作,及提升個案處遇相關知能。
苗栗縣政府教育處表示,校園輔導個案中常見的類型包括,情緒與偏差行為、性別與情感問題、危機個案、曝險少年等。面對校園常見的輔導個案,若能協助輔導人員在知能及心理上有充足的準備,將有助於落實校園三級輔導工作。這次培訓課程著重協助初任輔導人員熟悉學生輔導法等相關規定及因應上述常見輔導類型,課程內容包含:校園性別平等教育、學校三級輔導工作、校園常見個案類型、自傷自殺防治、教育及輔導工作核心理念與運作、學生轉銜輔導、家庭系統評估及問題處遇等。期許教師透過課程操作及體驗,更進一步強化輔導人員輔導諮商的理念,以系統合作的原則來進行學校輔導工作。
苗栗縣長鍾東錦表示,藉由系統性規劃學校輔導人力訓練,落實校園三級預防的合作機制,共創友善校園。
苗栗縣府教育處長葉芯慧表示,教育處除了對學校三級輔導專業知能的重視外,也關心輔導人員的身心安適。因此,苗栗縣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也將於10月規劃壓力辨識及自我覺察等課程,協助輔導人力情緒紓解及自我照顧,期盼專業輔導人員能更有效推動輔導專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