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障學童食用校園午餐,食品藥物管理署聯合各地方政府衛生局,分別針對校園午餐的作業場所及餐盒食品製造業者進行稽查,查核重點包含現場作業環境、從業人員衛生、製備流程等項目,並抽驗午餐成品及半成品等,檢驗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相關規定。
食藥署配合學校開學期間實際供應午餐時間進行稽查,共分兩階段執行,第一階段執行期間為112年2月13日到6月30日,食藥署中區管理中心主任陳姿伶表示,稽查對象主要是針對有供應國中小的自設廚房與團膳業者,稽查的內容主要針對食品良好衛生環境的準則,包含查看作業環境、從業人員衛生與餐點製備過程當中,是否有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抽驗的部份每一個作業場所都會進行抽驗,針對製備好的午餐成品,會檢驗食品中的微生物衛生標準,包含金黃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與沙門氏桿菌等。
陳姿伶主任表示,第一階段總計查核1515家,部分作業場所初查有缺失,主要為作業環境,如天花板、門窗、地面、風扇與器具設備未保持清潔或破損,以及未實施有效的病媒防治措施等,經地方政府衛生局要求限期改正後均複查合格。另外抽驗1807件午餐成品及半成品,有兩件不合格,1件醬瓜產品防腐劑含量與規定不符,已由地方政府衛生局依法處辦。另查有1家作業場所有貯存逾期調味料,也由地方政府衛生局依法處辦。
第二階段稽查將從下週開學開始實施,食藥署將持續督導地方政府衛生局落實供應校園午餐的作業場所進行查核,以維護學童食用衛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