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展現海洋教育多樣性 112「全國海洋教育成果觀摩會」北市登場

2023-08-17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來自全國22縣市推動海洋教育的夥伴們齊聚臺北互動交流

來自全國22縣市推動海洋教育的夥伴們齊聚臺北互動交流

海洋教育一年一度盛事「全國海洋教育成果觀摩會」今(112)年在臺北市舉行,教育部國教署簡任視察張世昌表示,海洋教育是12年國教的重要議題,期望深化學生的海洋素養;北市副市長林奕華歡迎各縣市推動海洋教育與會人員來到臺北交流,並分享臺北市將科技融入,發展不臨海的海洋教育特色。

 

教育部國教署簡任視察張世昌出席「全國海洋教育成果觀摩會」開幕式時表示,行政院從109年起推動「向海致敬」政策,期望國人對海洋有更多認識,並能珍惜這片珍貴的海洋。教育部將海洋教育納入12年國教課綱,透過多元化課程,引導孩子充分學習並深化對海洋教育的素養,也感謝各縣市海洋教育的夥伴們的長期推動及貢獻。張世昌簡任視察並指出,各縣市發展出的海洋教育的樣態豐富多元且獨具特色,讓孩子深化海洋教育的同時,更能親近在地。

 

臺北市副市長林奕華則表示,臺北市雖然不臨海,但是教師團隊仍竭盡所能、發揮創意,發展並推動「不臨海」的海洋教育,透過課程教材研發、教師專業成長、學生體驗活動與全民海洋教育等面向進行。像是結合元宇宙概念的海洋教育,讓學生透過AR或VR也能親近海洋;海洋教育資源中心辦理河海遊學課程,讓學生能在泳池或河流體驗實際操舟;也結合營養午餐發展「食魚教育」,讓學生認識與實踐從魚進入臺北市,到餐桌食剩的魚廚餘往哪裡去的相關海洋環保與永續發展的教育目標;學校也規畫多元活動如海師入校等,增進各級學校學生的海洋知能,教育局辦理風險管理增能研習,增進教師從事海洋教學活動的安全管理與能力。

 

為期三天的全國海洋教育成果觀摩會中,各縣市交流展示年度海洋教育成果,臺北市也規劃5條路線供各縣市與會人員體驗臺北「不臨海的海洋教育」特色,包含藍色水路、關渡自然公園、長榮海事博物館、馬明潭園區、臺北市3A 教學基地中心(元宇宙結合海洋教育)、臺北101等地點,詳細路線資訊可上臺北市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中心網站查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