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讓EYE茁壯 視障幼兒早療畢業生大展才藝

2023-07-14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臺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舉辦第21屆視障早療服務畢業童樂會

臺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舉辦第21屆視障早療服務畢業童樂會

社團法人臺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PAVI)舉辦「第21屆視覺損傷幼兒早療畢業童樂會」,來自臺北、臺中、高雄早療教室共有16位小朋友即將進到國小,展開新的學習階段。畢業生家長感謝協會和保力達公益慈善基金會長期支持,以及早療老師對孩子的付出,讓孩子的成長能持續發展和進步。

 

PAVI的早療服務自民國91年以來,已服務全臺19個縣市、提供1200多位視覺損傷幼兒跨專業療育服務,給予育有視障兒的家庭支持與陪伴,理事長袁秀玲表示,0到6歲是兒童發展黃金治療期,透過專業早療服務,都能協助孩子奠定良好的基礎,障礙減少了,學習挫折也降低了,只要家長願意與治療師、老師共同努力,孩子都能發展出美麗的生命色彩。

 

今年16位畢業生其中有7位是單視障,9位是合併心智、肢體等其他障礙的視多障孩童,每一位都有動人的療育故事。如眼角膜混濁的小妤,2歲時接受早療服務,剛開始整體發展明顯落後,現在已學會摸讀點打,生活自理也難不倒她,還會拿著手杖去買愛喝的多多,對即將邁入小學階段的學習做好準備,她謝謝爸爸媽媽陪她學點字、做數學。有視野狹窄、視力值約0.2的容容也成長許多,不但在大動作、手部操作、口語理解表達及視知覺等表現都明顯進步,也學會辨識顏色、數字和符號,對自己深具信心。

 

來自臺中的小均在畢業童樂會上展現學習一年小提琴的才藝,具有音樂天分的她也學習鋼琴和歌唱。小均表示,很開心自己從早療教室畢業,也期待進入小學後能和同學一起上課和遊玩。出席活動的小均媽媽內心除了感動外,還有更多的感謝,她表示,小均因視神經發育不全,在出生一個月後診斷是近乎全盲的重度視覺障礙,嬰兒時期就開始到協會臺中早療教室上課。起初剛到教室時,小均媽媽是感到非常擔憂和不安,但在5、6年後參加她的畢業典禮,真的很開心。

 

身為過來人的小均媽媽說,只要給孩子機會,就會發現他們潛能無限,不要因為身體上的缺陷,而限制了讓他們探索和學習的機會,而是要鼓勵孩子多元接觸各種事物,發掘他們的天賦。小均媽媽感謝協會和保力達公益慈善基金會的支持,讓她可以就近在臺中接受早療服務,在老師的協助下,讓小均能把握黃金發展階段,接受專業課程和訓練,對她的發展成長有很大幫助。

 

出席活動的臺北市教育局特殊教育科官月蘭科長表示,為了提供視覺障礙學生完善的教育環境,臺北市有視障重點學校和臺北市視障教育資源中心,教導視障生適應及融入學校環境,並有專業師資和專業輔具,像是點字機、擴視機和大屏螢幕等,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臺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除了祝福畢業生平安快樂的成長,順利邁入國小教育階段,也強調視障幼兒的成長不能等,呼籲社會大眾重視特殊兒童的視覺及療育需求,捐款支持視障幼兒早期療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