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博士生陳銘哲,是極重度腦性麻痺患者,藉由「外骨骼機器人」輔具,放開推著輪椅30年的姊姊陳秀玉的手,站起來接下他的畢業證書。他說,未來將持續走地板滾球國手之路,也將從網頁設計工作,希望有更多輪椅族跟他一樣,能夠走向世界。
記者劉文珍報導
亞大數媒系博士班畢業生陳銘哲是重度腦麻患者,30年的求學生涯都由大姊陳秀玉推著輪椅伴讀。畢業典禮中,他藉由「外骨骼機器人」輔具,第一次放開姊姊的手,從副校長吳聰能手中接下畢業證書以及「校長特別獎」,全體畢業生都為他起立鼓掌。
未來,陳銘哲說,他將持續走地板滾球國手之路,也將從網頁設計工作等,希望有更多輪椅族跟他一樣,能夠走向世界。
重度腦麻,求學之路備極艱辛。陳銘哲反倒認為,念博士最辛苦的不在課業,而是他四肢無力,必須依賴下巴滾動軌跡球輔具操作電腦;2年前因為過度使用下巴造成頸椎壓迫,原本有輕微揮手能力的右手也完全失去動力;讓他被迫先休學,重新學習視動輸入,直到去年3、4月逐漸適應,也完成期刊論文發表,他才有信心能夠在今年完成博士學位。
之後,陳銘哲說,最想做的就是打地板滾球BC3級(肢體障礙最嚴重者),累積積分出國比賽;他有信心的說,想要成為不只是臺灣,還是全世界的國際頂尖選手」。在球場上擔任陳銘哲「軌道操作員」的姐姐陳秀玉說,銘哲是一個想法活潑、陽光的孩子,只是被禁錮在一個不自由的身體;從事地板滾球活動後,打開他對體育的熱愛,只要說到打球,他的眼睛立刻亮起來。
30年的伴讀生活,陳秀玉說,她不想用「悲情」角度詮釋姊弟情,也不想外界拱著陳銘哲問「是不是要將博士學位獻給姊姊?」,她不希望將親情包袱壓在弟弟身上。她說,5歲時在醫院兒童加護病房看到插滿管、看到驚恐大哭的弟弟第一眼,她就告訴自己,如果他能夠活下來,一定要當一個好姊姊,而陳銘哲也發揮自己所長,為自己努力活下去,她給予的就是生活上的協助。
陳秀玉看著弟弟完成重度身障者博士的「不可能任務」,她說,從6月起她和弟弟一起展開全臺「感恩之旅」,謝謝在這30年中曾給予他們支持、協助的師長、同學、親友。
陳銘哲也和二姊陳秀貞一起創作「OKGO,無障礙旅遊資訊平台」用輪椅族角度去旅遊看到的風景、遇到的困難;之後也延伸「45度走讀新北」計畫,獲新北市補助,正執行中,他希望能夠走訪更多城市,讓輪椅族也能跟他一樣,勇敢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