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雛鳥落單勿撿拾 1959專線提供協助

2023-05-10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迷路的領角鴞寶寶出現在北市信義區校園內,學校通報動保處協助安置

迷路的領角鴞寶寶出現在北市信義區校園內,學校通報動保處協助安置

每年的4到8月正值鳥類繁殖季節,臺北市動保處每年此時總會接獲大量鳥寶寶救援通報,動保處提醒民眾,如果看見雛鳥掉落在路邊或樹下,請勿馬上將牠撿離現場,應先撥打動物保護專線1959,向動保處說明撿到鳥寶寶的狀況,並依照指示協助鳥寶寶回家或是等候救援。

 

近日有隻領角鴞寶寶出現在臺北市信義區的校園內,由於沒看到領角鴞爸媽,研判不像是落巢,校方經過觀察後通報動保處。動保處接獲通知後考量領角鴞為夜行性鳥類,親鳥應於夜間活動時才可能現身帶領幼鳥,所以決定先派員前往安置,後續交由臺灣猛禽研究會協助野放。動保處表示,這次事件校方的處理方式十分正確,不但先仔細觀察鳥寶寶的活力狀況,也有觀察周圍環境、親鳥有沒有在附近,並且打電話給動保處尋求專業建議。

 

此外,動保處最近也接獲一起有2隻臺灣藍鵲幼鳥掉落人行道通報,動保處人員抵達現場,發現幼鳥在人行道上跳上跳下,活動力良好,且親鳥也在樹枝上虎視眈眈的看著;為保護幼鳥的安全,動保處人員一邊小心翼翼避免藍鵲親鳥的攻勢,一邊將幼鳥放回附近的樹上,幫助學飛的健康幼鳥回到牠們的家。

 

動保處動物救援隊林庭君隊長表示,幼鳥可能正在學飛,當民眾發現落單的鳥寶寶時,不要在第一時間就將牠撿離現場,可能會牠們因為跌倒就回不了家。建議是先看、先觀察、先撥打動物保護專線1959,向動保處說明撿到鳥寶寶的狀況,並依照指示協助鳥寶寶回家或是等候救援。野鳥志工雖然能養活這些鳥寶寶,卻比不上鳥爸媽的撫養與教導,在親鳥的照顧下,幼鳥更有機會在野外生存。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