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藝文

臺東生活美學館展出「璞石創想」劉春琳創作展

2023-04-26 發佈 林睿鵬 臺東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即日起展出「璞石創想-劉春琳創作展」。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即日起展出「璞石創想-劉春琳創作展」。

「璞石創想-劉春琳創作展」即日起在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展出,以大自然中樸拙的石頭為作畫素材,「璞石畫」有獨特的創作技法與風格,展者劉春琳將一顆顆切割、打磨的石頭,嵌貼成自己的生活記憶與懷念,也在創作過程中獲得放鬆、療癒,感受自由與樂趣。

 

以石材、砂材為創作材料,路邊的小石頭,河床裡的一顆顆滾石,經過切割、琢磨、敲擊、鑲嵌,並藉著線材、面材、塊材及各種卵石的搭配,創作出風格獨特的「璞石畫」。

 

劉春琳表示,樸石藝術由玉里高中邱創用老師開創,由於素材來自天然,質感多元、色彩拙樸,又源自玉里鎮,故以其舊地名「璞石閣」命名,作畫所使用的石頭最初來自河床,但由於河床天然石頭的顏色有限,邱創用老師研發出重組石材,使作品的色彩與質感更加豐富。

 

從石板的笨重、木板的裝框、木板的單層、雙層板貼邊到立體壓模的呈現,10幾年來累積的作品中,璞石創作不間斷的研發與創新,劉春琳說,「底板材料後面都是木板,框的部分都是用石材切割製成,框和作品一體成形,不像以前要自己花錢用木頭裝框。」

 

劉春琳表示,平時有很多想法要表達,卻總是理不出頭緒,於是畫成了心中的寄託,嵌貼成自己的生活記憶與懷念,在創作過程中盡情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感受放鬆與自由,「所有的事情都不存在了,可以放下所有的東西,不看電視、不滑手機,心中只有石頭,要用甚麼石材、怎麼搭配,做出甚麼感覺。」

 

臺東生活美學館表示,「璞石創想-劉春琳創作展」現於該館生活工坊展出,展期至5月14日止,展者劉春琳試圖讓作品與觀者拉近距離,讓來賓感受到她的的熱情與創意,並且找到一些屬於自己的收獲,邀民眾踴躍前往欣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