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就是美術館」第一屆暨大藝術祭,在當代藝術家張家銘與暨南國際大學歷經10年醞釀,5月3日起精采開展,首屆邀請到許禮憲、邱泰洋、許慶福等15位雕塑家與18位藝術家合作,是臺灣少見的大型戶外藝術行動展演,同時也為南投大地藝術祭暖身,更希望藉由這樣的藝術行動,效法日本瀨戶內海,用藝術帶入觀光。
擔任藝術校園推動執行委員會的執行長張家銘花了10年時間籌備這次大型戶外展覽,他在多位認同理念的藝術家情義相挺下,讓第一屆「大學就是美術館」暨大藝術祭開展,也為將來持續推動的南投大地藝術祭點燃火苗。
張家銘表示,展出作品中大都融入環保議題,共有許禮憲、邱泰洋、許慶福、吳德和、游守中、楊成俊、曾俊豪、張書瑋、李承亮、任大賢、羅文仁、廖耀鑫、陳松、施守真、張家銘等15位參與戶外雕塑展藝術家。
張家銘執行長介紹石雕大師許禮憲的大橋殘影系列作品-鐵,是許禮憲利用舊西螺大橋拆除的廢棄鐵件製作而成,將廢鐵變成寶物,象徵921地震後,藝術家從斷垣殘壁中拾起廢材,進階到環保藝術的蛻變。擅長把工藝結合藝術的年輕藝術創作者李承亮,則將具有科幻太空艙融合潛水艇意象的時光旅行繪作品,從高雄穿越時空降落到暨南國際大學校園內,引喻沒有機場與港口交通設施的南投,直接跳躍空間的藩籬;南投在地石雕家許慶福巧妙選用被大自然琢磨過的溪石為素材,石雕作品型態像蚌殼又像巨龜,隱喻唯一不臨海的南投縣,渴望與海洋接軌的心情,為藝術祭的精采性加分。
暨大藝術祭的催生者武東星校長期許「大學就是美術館」的藝術行動,讓暨南國際大學將藝術的美麗花火傳遞出去,影響更多人投入對藝術及美學的參與,進而珍惜與認同生命中所有美好的人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