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教育局推動校園多元文化週,鼓勵學校辦理各項多元文化體驗活動,今年共有326所學校在四月時,以「課程活動-多元體驗」及「國際夥伴-多語共學」為主題,舉辦涵蓋閩南、客家、原住民及新住民等多元文化體驗課程及多語共學等豐富內容,以「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為主軸,在課程中融入不同族群文化的元素,讓校園更國際化。
”o-li-o-qa“ 一句烏干達的問候語-你好嗎?五峰國中攜手愛女孩國際關懷協會,以傳愛非洲為主題,讓學生了解烏干達女性月經貧窮的情況,設計縫製布衛生棉一系列課程,學生發揮關懷及同理心,將親手縫製的布衛生棉寄到烏干達,傳遞溫暖與祝福給對方。林宥頤同學表示,透過視訊看到對方的校園環境和臺灣天壤之別,珍惜自己能生長在幸福的臺灣,期許長大後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南山中學邀請聖露西亞大使H.E.Robert Lewis及6位帛琉文化交流團的大學生入校文化交流。大使建議年輕學子,要懂得珍惜所擁有的資源,學習走出舒適圈,多關心國際議題,會帶來不同的眼界。而身著傳統服飾的帛琉籍大學生不僅帶來精彩的歌舞表演,更暢談環境永續發展等議題;擔任團長的淡江大學賴佳應同學表示,去年雖因疫情取消實體交流,但仍線上交流探討全球暖化的議題,帛琉和臺灣一樣都在設法尋求解決方案,盼能守護美麗的家園。
與日本墨江丘中學締結姊妹校的正德國中以日本文化體驗為主題,如:女兒節、浮世繪、繪馬介紹及茶道、花道等一系列課程,更邀請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藤田智彥老師指導學生體驗和服穿戴。董凰玉同學表示,從課程中學習到過去和服因著染色、花紋、腰帶及配件不同來區分階級身分及適合穿著的場合,然而今日和服已從傳統身分階級的象徵,轉變為日本文化的流行時尚服飾,賦予和服新的象徵意義。
成州國小以多元文化大進擊為主題,展示越南、印尼、日本等9個國家的小學教科書,讓學生體驗各國特色童玩,如日本竹蜻蜓彩繪與越南毽子DIY等,學生玩得不亦樂乎。林語庭同學提到,班上有剛從越南來的同學,看到臺灣的課本封面與越南雖相似,但內容文字卻完全不同時,難免會感到惶恐,所以他會陪著新朋友一起適應新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