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培養新住民子女多元文化學習能力及國際就業競爭力,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推動「新住民子女國際職場體驗活動暨語文增能計畫」,透過語文增能課程,讓新住民子女瞭解父母原生國的文化底蘊,深化自身語文優勢,接軌國際移動力,並鼓勵他們參訪體驗父母原生國職場現況,培育具有國際視野及職場競爭力的新南向人才。
國教署表示,「新住民子女國際職場體驗活動」從105年度起辦理,利用暑假期間補助就讀高中的新住民子女進行東南亞國家海外職場體驗活動,鼓勵新住民子女參訪體驗父母原生國的職場現況,善用個人具備父母原生國母語的語文優勢,增進國際職場實務知識與技能,提高畢業後國際就業競爭力,也讓新住民學生有機會認識東南亞文化。國教署指出,國際職場體驗活動不僅是新住民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更加深母語學習動機及多元文化的實際體驗,讓學生瞭解不同的文化,學習尊重差異,增進自我認同,提升國際視野,深化新住民子女發展優勢。
近3年因疫情停辦國際職場體驗,國教署仍啟動應變方案,改請在兩地皆設有公司及工廠的臺商企業,考量職場安全與勞動條件,協助辦理國內臺廠企業見習活動。111年度與「信統電產股份有限公司」及「太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讓學生到產業現場見習體驗,臺廠企業針對「越南職場工作環境」、「越南勞動條件的認識」及「勞工權利保障」等課程進行業師講座,透過完善職場實務經驗,協助新住民學生瞭解越南產業與就業現況環境。
國教署表示,新住民學生國際職場體驗活動有助於培養學生正向信心、建立國際視野,體認東南亞市場的發展。期盼暢通新住民學生未來就業需求,促進多元文化學習體驗,營造跨國文化的自信,增進學生自我認同,更藉由國際職場體驗活動,使學生符合區域產業需求,搭起我國與東南亞國家的重要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