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為了響應4月23日「世界閱讀日」,鼓勵民眾培養閱讀習慣,並深植於日常生活中,進而有效提升全民閱讀風氣,今年教育部與國家圖書館共同合作,特別規劃「聽見文字的繽紛:為你朗讀」主題活動,以另一種形式呈現閱讀的多元樣貌,教育部長潘文忠更是親自獻「聲」共同參與。
教育部長潘文忠在4月23日「世界閱讀日」前夕,特別獻聲朗讀介紹世界閱讀日的歷史,4月23日是文豪莎士比亞辭世的日子,為了紀念這一天,也推廣閱讀和寫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5年,將這一天定為世界讀書和版權日,也稱為世界閱讀日,希望能夠讓更多人重視閱讀,跟書籍版權的議題。
另外,潘部長也鼓勵民眾培養閱讀的習慣,讓閱讀成為生活的日常,一起透過朗讀,呈現閱讀不同的樣貌,讓文字的美好能夠跟更多好朋友來分享。法國作家雨果曾說,書籍是改造人類靈魂的工具,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性的養分,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分,也因此,閱讀不僅能夠滋養心靈,讓身心常保富足的狀態,同時也會用最溫暖、最貼近的方式,陪伴著我們。
國家圖書館鼓勵各界、家長可利用國圖建議的朗讀文本資源,或是自行擇選適宜的內容進行朗讀,以集結不同的管道讓文字的聲音遍地綻放,不限任何語言,可以是朗讀一首詩,一段故事,又或是一篇文章,朗讀形式可以透過圖書館的館內廣播來傳遞,或是在學校朝會以及午休時間的師生朗讀,甚至也可以是里長為里民朗讀等,讓全民一起聽見文字的繽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