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有能源自給率低,在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的路徑上,除了儘可能提高再生能源發電比例之外,更應提高其中可自產的能源比例,維護我國能源安全。中央研究院與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簽署「海洋能及海洋科技研發合作協議」,雙方將針對臺灣東岸海洋能源的開發,進行更為緊密的技術合作,希望能加速推動國家零碳電力的發展進程。
中研院廖俊智院長表示,中研院將海洋能視為關鍵前瞻能源,尤其是海流(黑潮)發電潛力,因此,在去(111)年發布的「臺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中,建議政府儘速推動海洋能的開發之外,更於院內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下成立海洋能專題中心,積極投入研發。目前中研院已完成首次東部海域巡航,初步取得黑潮及地質環境資料,並啟動黑潮渦輪機研發計畫。本次與國研院臺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攜手合作,希望加速我國東部海域環境勘查,仔細了解發電的潛能外,也儘快找出適合安置水下發電機的場址。
中研院表示,由於海洋能目前還是尚待研發的前瞻能源,必須通盤了解環境場域,評估適合的發電場址、潛能、發電特性等,因此,中研院與國研院即日起啟動人員、技術、研究設施的交流,合力推進國家重要關鍵海洋科技,希望早日促成海洋能開發利用,使我國儘速實現淨零碳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