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暖化加速了極端氣候和環境災難的發生,在3月23日世界氣象日前夕,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維拉布哈德蘭•拉馬納森發布最新研究報告,發現直接暴露於氣候災難創傷者有顯著的認知缺陷,同步的腦電圖偵測出他們大腦額葉的頂葉區域有較強的受刺激活動訊號,顯示他們付出更多的認知努力,但仍然表現不佳。這份研究報告不但量化分析氣候災難創傷對於大腦功能與和認知能力的影響,更提供受災社區重建和個人康復的關鍵資料,也有助做為神經-認知治療的標的。
維拉布哈德蘭•拉馬納森教授運用唐獎研究補助費,指定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NEATLabs,由主持人Jyoti Mishra教授帶領進行氣候變遷韌性研究,近期在氣候變遷期刊PLOS Climate發表最新研究報告,內容指出直接暴露於野火等氣候災難創傷者有顯著的認知缺陷,尤其是在視覺干擾下,處理資訊和做出決定方面有更多的困難,這對他們的日常生活與社交能力有不良的影響。另一方面,透過同步的腦電圖偵測大腦神經功能,顯示直接暴露於野火者的大腦額葉-頂葉具有較強的受刺激活動訊號,由於認知能力的關鍵是額葉與頂葉區域的活動,推測該活動訊號為對受野火影響受試者認知控制的補償機制,表明他們實際上付出了更多的認知努力,但仍然表現不佳,研究指出,這些發現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患者的反應相似。
唐獎基金會表示,這份研究計劃曾針對725位暴露於2018年加州坎普野火(Camp Fire)的受試者進行調查,發現野火引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焦慮與憂鬱等症狀。而最新的研究則是針對先前研究的子群體,納入了75名受試者,其中包括直接暴露於野火、家園被摧毀的27人,間接暴露如目睹了大火但沒有直接受到影響的21人,還有27名對照組成員。其中67%的直接暴露者報告最近經歷創傷、間接暴露者則有14%、控制組成員則沒有回報遭受創傷。
研究總結指出,隨著氣候暖化,愈來愈多人將會暴露於極端氣候,尋找加強韌性的途徑顯得更加重要。因此,這份研究透過提出可能的神經-認知治療標的,提供面對氣候變遷引發極端氣候下的一項應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