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臺灣學者發起「反戰聲明」:對「疑美論」扣帽子是反民主

2023-03-20 發佈 林宜箴 臺北
臺灣學者發起「反戰聲明」

臺灣學者發起「反戰聲明」

由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榮譽教授傅大為、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盧倩儀、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馮建三與郭力昕教授組成的臺灣反戰聲明工作小組,表示直接對「疑美論」扣帽子是很反民主的作法,公布首波學界與藝文界連署名單,呼籲政府與民眾一同關注和平議題,提出「和平、反軍火、要自主、重氣候」四項訴求。並呼籲想連署此反戰聲明的人,可以將自己的姓名、工作單位、聯絡方式,寄到「反戰小組」連署電郵:chomskyideas@gmail.com。

 

臺灣反戰聲明工作小組的4項訴求包括「 要求烏克蘭停戰談判、停止美國軍事主義與經濟制裁、反對美中戰爭並主張臺灣自主並與大國維持友好等距關係,以及強調國家預算應優先用於民生社福與氣候減緩」等議題。

 

傅大為表示,此次反戰聲明不僅與俄烏戰爭密切相關,不僅呼應歐美反戰活 動,強調美國應該停止挑釁俄國與烏克蘭的戰爭,也提到臺灣要停止膝蓋式的反應中國威脅,走向與各大國等距離外交的新立場。

 

馮建三指出,俄羅斯的行為是種愚蠢的犯罪,但西方的另外兩種罪犯也應該被追究。第一組罪犯是美英及北約,他們的目的是弱化俄羅斯,美國明確知道北約東擴是俄羅斯領導層所有人的紅線,仍執意挑釁,在俄入侵前夕,北約有更多更嚴重的東擴及軍事與飛彈部署及大型軍演;英美兩國也都先後阻止俄烏已經達成的停火協議,進一步激化兩國的矛盾。第二組是嫌疑犯,烏克蘭前總統波洛申科故意不執行「明斯克協議」,參與該協議的德國與法國前領導人予以縱容,俄烏戰爭爆發,這是中程因素。

 

盧倩儀指出,遊說能力強大的國防產業與政客愛的是戰爭不是和平,而臺灣傚法美國將原本可用於社福、氣候的預算轉移到軍火商手中的做法值得商榷。根據資料顯示,美國近50位國會議員持有軍火股票,且五家軍火商在20年的戰爭中獲利上揚900%,引發全球戰爭風險加劇和政治利益干擾減碳行動的擔憂。盧倩儀強調,美國新保守主義勢力對於永久維持美國單極稱霸地位的堅持已犧牲了許多國家,臺灣也可能被犧牲,但臺灣的主流聲音卻只單一集中在中國威脅上,呼籲政府與民眾更理性地看待戰爭風險,不要過度依賴接受軍火商以及臺灣政府資助的諸如CSIS、CNAS、 Hudson Institute、Atlantic Council、ASPI等美澳國防智庫的分析報告。

 

郭力昕指出,反戰聲明激起不同反應,希望透過對話與論辯進行理性討論與思辨。 然而,許多網路言論顯示出對不同意見者的扣帽言詞與圍剿行動。但他仍對臺灣年輕世代有理性與思辨能力的人具有信心。郭力昕表示,這個反戰聲明 的發布應該是臺灣社會討論此議題的開始,而不是結束,臺灣社會研究學會已就此議題設置網站,收集不同意見的論點,放在公共平台上,希望臺灣透過方方面面的了解,匯聚更多深入的思考觀點和對話,再去看待美中兩強關係與臺灣如何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