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邀請臺灣、美國、日本、紐西蘭等不同國家與城市的人,針對氣候變遷議題,進行365天不間斷的各地每日晴雨狀況觀察,並以針線鉤織出氣候巾(weather scarf),透過作品可以看出參與者所處地區的年度天氣。海科館也精心挑選出15條具代表性的晴雨巾,從即日起在潮境智能海洋館展出,希望藉此喚起更多民眾對於氣候變遷的重視。
海科館說明,邀請對象包含美國西雅圖和紐約、日本福井、紐西蘭羅托魯亞,以及臺灣花蓮石梯坪和壽豐、基隆、新店、板橋、臺南、屏東等地對於氣候變遷有興趣的人,以一天一排線,一色一天氣的方式,完整記錄一整年的天氣,並鉤織出如條碼般獨一無二的城市晴雨巾。海科館也挑選出具代表性的15條晴雨巾展示於潮境智能海洋館,每件作品附有QR code,民眾可以透過掃描瞭解參與者完成作品的過程與心得。
海科館產學交流組主任陳麗淑也提到,所有參與者在開始編織晴雨巾之前,從來沒有認真注意居住城市每天的氣候變化。其中參與活動的日本若狹高中和暖暖高中學生在海科館的媒合下,也以晴雨巾互贈與交換,讓彼此瞭解在各自所屬城市所觀察到的氣候結果。
海科館陳素芬館長表示,跨國、跨城市進行這項活動,不僅是研究與蒐集資料的創新方式,同時也讓更多人共同關心環境議題。這項活動與計畫將會持續辦理,有興趣參與的民眾或學校,可於3月後留意海科館徵求氣候巾計畫,共同探究與紀錄環境氣候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