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為國內十大癌症之首,因為初期沒有明顯症狀,也被稱為「沉默的殺手」,門諾醫院特別前進社區,提醒長輩除了注意自身健康,更要檢查自己的糞便,若出現血便、大便形狀、排便習慣改變、下腹不適等症狀應提高警覺盡快就醫。
門諾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楊晉瑞醫師表示,大腸癌除了家族遺傳史,其實跟民眾日常飲食、運動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若平常飲食高油、高鹽,再加上纖維攝取不足、缺乏運動等,造成排便不規律,已然成為大腸癌高危險群,一旦出現血便、異常腹絞痛甚至腫塊,通常都已罹患大腸癌。
因此,醫師提醒,民眾若發現自己排便習慣改變、腹部慢性疼痛、貧血、排便頻率減少、體重減輕等,就要立即就醫,以肛門指診、糞便潛血以及大腸鏡檢查,一旦高度懷疑,就會做病理切片,才能知道是大腸瘜肉還是有惡性風險。
另外,50歲至74歲的民眾,也可以利用國健署補助每2年1次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掌握身體狀況,50歲以上的民眾,還應該每隔3至5年,就安排大腸鏡檢查,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