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有許多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建築,每一棟建築物都承載著城市文化的軌跡,以及建築師的設計巧思,新北市立圖書館即日起到4月13日展出「臺灣戰後經典手繪施工圖建築展」,展出建築師手工繪製施工圖,包括設計國父紀念館的國內重要現代主義資深前輩建築師王大閎、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的貝聿銘、以及八里聖心女中的日本建築師丹下健三等國際知名建築師,帶民眾透過充滿溫度的手跡,看見建築師形塑建築資產的重要歷程,認識城市美學。
新北市立圖書館王錦華館長表示,臺灣現代建築在二次大戰後有了相當大的轉變,不同文化的衝撞,形成了難能可貴的多元發展,不僅是臺灣建築發展最特殊的一個階段,亦具有歷史上的意義。此次新北市立圖書館與新北市建築師公會合作推出的「臺灣戰後經典手繪施工圖建築展」,特別展示了臺灣前輩建築師王大閎、張肇康、陳仁和、李重耀、呂阿玉,以及早年在臺灣留下作品的外國建築師的手繪施工圖,帶大家透過閱讀前輩建築師細膩的圖面製作,對於戰後建築的設計思維有更深入的認識,展覽至4月13日止。
除了「臺灣戰後經典手繪施工圖建築展」,還有訴說新北煤礦故事的「朱健炫煤礦攝影展」,「煤礦」在臺灣工業發展歷程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板橋早年更是海山煤礦重要的集散中心。礦業紀實攝影師朱健炫從1980年代開始勤走海山、瑞三、平溪等礦坑,拍攝臺灣礦業現場,以及礦工及家眷的生活百態,留下珍貴的攝影紀錄。此次展出60幅攝影作品,透過攝影鏡頭帶大家重新回到礦坑現場,看見曾經為臺灣礦業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新北煤礦文化沙龍—朱健炫煤礦攝影展」展出至3月31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