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稅收超過預算數4,500億元,扣除應分配給地方政府的稅收700億元,中央稅收占3,800億元。總統拍板,各部會規劃撥1,000億元額度,投注「加強韌性經濟方案」,包括照顧弱勢。教育部規畫,針對就學貸款,協助經濟負擔重的「在學中已申請就學貸款的弱勢學生」及「畢業後符合撫育孩童或平均月收入未達4萬元等資格的貸款人」,償還一年本息,預計受益人數為54.6萬人。
教育部部長潘文忠首先談到現行就學貸款情形,目前我國約有73萬高中以上學生及畢業生的就學貸款人,其中93%就學貸款學生在學期間的利息原本就是由教育部全額補貼,其餘7%的就學貸款學生,需要自行負擔半額或全額的利息,政府每年負擔利息補貼約20億元;畢業後正在還款中的貸款人,教育部已推動緩繳本金、延長還款年限、只繳息不還本等措施,減輕還款負擔。
潘部長指出,為了妥善運用3,800億元財政餘裕,教育部編列特別預算經費推動就學貸款補助方案,共有四類對象,在學貸款生包括「在學期間已申請就學貸款的弱勢學生(獲得低收、中低收、特境、身障、原住民學雜費減免或大專弱助計畫助學金)與112年學年度第一學期入學的大一及高一新增貸款人」兩類及畢業貸款生「畢業後112年起符合撫育12歲孩童或111年平均每月月收入未達4萬元等資格的貸款人」共兩類,提出一次性補助,協助貸款人償還一年本息。
教育部次長劉孟奇補充說明,畢業後的就學貸款人,補助1年的本金加利息;在學的就學貸款人,由於就學貸款1學期,未來還款期限為1年,由於在學的利息原本就由教育部全額補貼,因此直接補助1學期的貸款本金,就相當於未來償還的一年本息。
更方便的是,就學貸款人不用提出申請,因為就學貸款都是跟教育部承貸的4家銀行辦理,因此透過系統資料勾稽,銀行直接扣抵、直接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