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中市建國國小考古體驗課程 親手挖掘藏在地底下的故事

2023-01-16 發佈 常維鈞(常罡) 臺中
合照

合照

臺中市清水區建國國小新建活動中心位址工程開挖地基的過程中,經巿府文資處會同相關單位共同現場勘察,確認活動中心基地為中社遺址的範圍,黃朝恭校長表示,學生也參與導覽課程,以及理解遺址之重要及文化內涵。
 

建國國小黃朝恭校長表示,學校新建活動中心位址工程開挖地基的過程中,經巿府文資處會同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劉益昌教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劉克竑教授、東海大學歷史學系劉超驊教授共同現場勘察,確認活動中心基地為中社遺址的範圍,已於111年5月進行緊急第一期搶救發掘,本校學生也參與導覽課程,認識考古專家於考古發掘時之專業精神,以及理解遺址之重要及文化內涵。

黃朝恭校長指出,由於第一期考古範圍有大量考古遺物、現象及墓葬的發現,所以再進行第二期更大範圍的搶救。由於學校所在區位重要性,藉此搶救發掘計畫,創造出「當下」「現地」的教學情境,藉著第二期的計畫,除了中年級現場導覽的課程之外,學校教師協同成大考古專業團隊,規劃高年級體驗挖掘的課程,讓學童在現場化身為小小考古學家,動手挖掘過程中打開不同的知識邊界。

黃朝恭校長強調,因為高年級學童已經有第一期導覽的先前知識,第二期體驗課程的規劃主要是在考古現場,運用各項採集的工具進行挖掘,體驗考古的過程,參與的學童進人探坑拿起小鋤頭、小平鏟挖掘時,興奮的期待著自己可以有新發現。如此難得的學習經驗,希望可永續保留在學校,將考古資產規劃到活動中心重新設計案,發展獨一具特色的校本課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