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春節將至,不少民眾趕辦年貨,為了保障消費者採購年節應景食品的衛生安全,臺北市衛生局日前前往臺北市賣場、傳統市場、餐廳、食品行、小吃店等地點進行年節食品抽驗,抽驗結果出爐,以白木耳不合格率最高,檢出有農藥生長調節劑殘留,其次是竹笙和巴西蘑菇,針對不合格產品衛生局已經下令販售業者下架,也提醒民眾選購年貨時要多加留意。
衛生局食品藥物科陳怡婷科長表示,本次專案抽驗包括白木耳、竹笙、巴西蘑菇、即食豆製品、花椒、生鮮肉及其加工品、生鮮水產及其加工品、烘焙食品、金針、糖果及果凍、堅果加工品、米濕製品、生鮮蔬果、複合式餐食、澱粉製品、蜜餞、調味醬等計180件;重點檢驗項目為防腐劑、漂白劑、著色劑、甜味劑、保色劑、殘留農藥、乙型受體素類、微生物、多重動物用藥、黃麴毒素、硼酸及其鹽類、順丁烯二酸與順丁烯二酸酐總量、重金屬等,其中有16件品質檢驗不符規定,1件標示不符規定。
陳怡婷科長表示,本次專案品質檢驗抽驗10件白木耳,有7件不合格,不合格率最高;其次為竹笙,不合格率38.5%;巴西蘑菇位居第三,不合格率28.6%。7件「白木耳」、3件「竹笙」分別檢出1-2項殘留農藥不符「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2件「竹笙」及2件「巴西蘑菇」檢出1項重金屬不符「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2件「即食豆乾」檢出防腐劑不符「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
分析本次品質檢驗不合格率最高的7件白木耳產品,陳怡婷科長說明,這是參考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邊境不合格資訊,針對高風險類別產品加驗建議檢驗方法「食品中殘留農藥檢驗方法-多重殘留分析方法(六)」,其檢驗結果均檢出殘留農藥生長調節劑克美素(標準:不得檢出)。
衛生局表示,針對市售高風險食品將持續納管抽驗並適時調整檢驗項目,而本次檢驗不合格的產品已經下令商家不得販售,並依照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對業者進行後續懲。
衛生局提醒,民眾選購年節產品時,除了到信譽良好的商店購買外,儘量選擇包裝及標示完整的產品,也儘量避免購買顏色鮮艷的食品。也呼籲民眾食勿過量食用加工食品,並搭配足量水分的攝取,多食用當季新鮮蔬果,維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