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健康

國健署第五癌肺癌篩檢 半年救一百多個家庭

2023-01-05 發佈 石耀宇 臺北
國健署吳昭軍署長呼籲符合資格的民眾應積極接受LDCT肺癌篩檢,才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國健署提供)

國健署吳昭軍署長呼籲符合資格的民眾應積極接受LDCT肺癌篩檢,才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國健署提供)

國民健康署今天(5日)舉行「第五癌肺癌篩檢 半年救一百多個家庭」記者會,說明臺灣肺癌發生與死亡現況,以及從去年7月起開辦的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至今的執行成果與服務情形,並且呼籲符合資格的民眾應積極接受篩檢,才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我國110年肺癌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22.2,在10年間已下降14.6%,但仍然高居臺灣癌症死因第一位,且存活率相對較低,主要原因是早期肺癌無明顯症狀,而出現顯著症狀時,診斷已多為晚期。對此,國健署從去年(111年)7月1日起,開始補助肺癌高風險族群每2年1次的LDCT檢查,將肺癌納入我國第五癌篩檢,補助的篩檢對象包括具有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另一類則是50至74歲的重度吸菸者。

 

國健署吳昭軍署長表示,肺癌在不同期別的存活率差距甚大,因此鼓勵符合資格的民眾積極接受篩檢,早期肺癌(0及1期)5年存活率可達9成以上,但到了第4期就急降至1成,因此早期的診斷與治療更顯重要,如果能夠早期篩檢出1個肺癌個案,就是多挽救1個家庭,並希望第五癌篩檢的訊息,能夠廣為周知。

 

從111年7月1日至111年12月26日止,全國已有22,451位民眾接受檢查,並找出160名確診肺癌個案,其中早期(0及1期)個案占86.3% (138人),顯示LDCT肺癌篩檢確實有助於逆轉肺癌的期別分布,讓民眾早期診斷肺癌,儘早接受治療,因而大幅提升肺癌存活率並拯救個人生命。

國健署也提醒,LDCT僅能早期發現肺癌,並不能降低肺癌的發生率,對於目前仍有吸菸的民眾,請多善用戒菸服務資源,增加戒菸成功的機率,同時遠離二、三手菸,並養成健康生活習慣,才能降低罹患肺癌風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