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於2018年起,將晨讀運動與研討會結合,成立「明日閱讀研討日」與「明日閱讀研討週」。今年「明日閱讀週」擬定於8月舉行,採實體研討會辦理,並以「後疫情時代的明日閱讀」作為徵稿主題,希望教師、校長及行政人員踴躍投稿。中華明日閱讀協會也深入介紹所舉辦的「明日說書人、明日英文說書人、明日數學家」等活動,歡迎親子朋友深入了解。
中華明日閱讀協會常務監事、清大教授林秋斌介紹,整個社會加速變化,唯一不變而能應萬變的,就是「終身學習」,閱讀是重要的學習力,除了學校師長,家長的推動更是一大助力。
林秋斌教授介紹,協會所舉辦的「明日說書人」博覽會暨比賽,說書人學生推薦自己心愛的一本書,簡述書中內容與個人感想,拍成影片,進而吸引別人也想到閱讀這本書;而博覽會則是透過觀摩別人作品,減少閱讀偏食、延伸其他閱讀興趣。
「明日英文說書人」則是讓學生製作影片,透過英文口說、表情與手勢等輔助,簡述自己喜愛的英文書中內容與個人感想,希望其他人聽完介紹後,也想要閱讀這一本書。
「明日數學家」則是「教中學」的推廣,希望學生透過拍攝教數學的影片,透過創造數學、分享數學的過程,從而學習數學思維,透過賦予學生舞台,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數學知識,在反思與統整過程中重構數學概念,他們也發現,學生教學生數學,有時學習效果甚至比老師教學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