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人文處舉辦第4期「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海外人才培育計畫」,記者會上邀請參與計畫的海外學者進行經驗分享。人文處林明仁處長表示這是非常好的「軟實力」投資,有助於強化我國人文社會領域的專家學者與國際脈動連結。未來也將提升徵選名額,歡迎符合申請條件的學者踴躍申請。
國科會為了改善國內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人才的斷層現象,從107年起推動4期「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海外人才培育計畫」,目前已經培育85位博士候選人、20位年輕學者。在今天(21日)舉辦第4期計畫的成果發表記者會。國科會人文處處長林明仁表示,該計畫中所培育的人才都是協助臺灣建立海外學術網絡連結的重要橋梁,也代表臺灣在國際上嶄露頭角,是非常好的「軟實力」投資。
記者會也邀請已完成培訓以及正在培訓的海外學人分享心路歷程。目前就讀倫敦大學學院的許齡方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試圖結合演化經濟地理學及智慧城市兩大理論,期許對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有幫助;另一位是在德州州立大學擔任助理教授的詹允文,目前正在撰寫專書,將審議式民主運用於討論地方永續議題。
111年度一共評選出25位博士候選人以及5位年輕學者,為期一年的研習分別可獲得經費90萬、60萬元;年輕學者另可申請20萬元的學術專書出版費用。藉由研習經費的支援,協助海外學人專注於論文與學術專書寫作、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希望有助於學者立足國際學術界、奠定人文社會研究厚實的基礎。執行單位國研院計畫主持人張于紳博士也表示,會爭取將博士候選人的名額提升至30位。
國科會也宣布,新一期培育計畫的增建作業預定在112年4月下旬開始,也將會增加徵選名額,歡迎符合申請條件的人文社會領域學人持續關注計畫網站以及徵件資訊,並踴躍提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