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藝文

「智慧之神-相遇在燃燈節」特展 領略藏傳文化豐富內涵

2022-12-16 發佈 石耀宇 臺北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借展宗喀巴大師鎏金佛像 (文化部提供)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借展宗喀巴大師鎏金佛像 (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今天(16日)在蒙藏文化館舉行「智慧之神-相遇在燃燈節」特展開幕式,展出宗喀巴大師牙舍利等館藏,並邀集國內多位收藏家慷慨出借各式藏傳文物,以此介紹紀念宗喀巴大師圓寂的燃燈節、藏曆新年及酥油花燈節(藏式元宵節)等藏人重要節慶生活,期望讓民眾認識藏傳佛教的文物瑰寶。

 

藏傳佛教分為四大教派,其中宗喀巴大師是格魯派(黃派)創始人,章嘉大師也是格魯派四大活佛之一,宗喀巴與章嘉2位藏傳佛教大師,都被認為是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化身,深受信徒尊敬。全臺唯一專業典藏蒙藏文物及展示的公立場館「蒙藏文化館」,原本是第七世章嘉大師來臺弘法駐錫地,大師圓寂後遺留的文物,包含上輩所遺全世界珍貴難得的宗喀巴大師牙舍利等法寶,均妥善保存並展示在館內章嘉大師紀念堂。

 

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表示,「智慧之神–相遇在燃燈節」特展是蒙藏文化中心今年年底最重要的展覽,展期橫跨宗喀巴大師的圓寂紀念日「燃燈節」、藏曆新年、酥油花燈節(藏式元宵節)及章嘉大師圓寂紀念日等重要節慶,同時展出許多重要的藏傳文物,包括佛像、唐卡、宗教法器、生活器具跟藏式家具等,共計130件,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宗喀巴大師的牙舍利,以及歷年難得一見的宗喀巴大師鎏金佛像,期望能在疫情後為民眾帶來撫慰人心的力量,並且期許蒙藏文化館未來作為常設推展蒙藏文化的重要基地,讓更多臺灣民眾認識蒙藏文化的多元價值。

 

「智慧之神–相遇在燃燈節」特展即日起至112年3月12日止在蒙藏文化館展出,展覽期間每週六下午安排專題講座及文化體驗活動,活動名額有限,報名等活動資訊請上「蒙藏文化館」臉書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