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監察院巡察教育部 關注重點教育議題

2022-11-23 發佈 石耀宇 臺北
監察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巡察教育部合影 (監察院提供)

監察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巡察教育部合影 (監察院提供)

為了瞭解教育部111年度施政計畫與重要業務推動成效,監察院由院長陳菊、召集人浦忠成委員偕同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等12人巡察教育部,教育部潘文忠部長率次長、主任秘書、各署署長、司長、處長等主管人員,出席巡察會議並作簡報,隨後進行座談。

 

本次巡查重點針對國內各教育面向進行了解,包括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及玉山計畫執行成效、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轉型、退場趨勢及「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相關配套措施、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之教育實踐及大專校院原住民專班的推動、後疫情時代臺灣高等教育境外招生的挑戰及國際學生來臺就讀大學規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新課綱)執行成效、國民中小學教學正常化實施現況、運動中心、體育館與游泳池等運動場館設施之無障礙環境改善情形,以及無障礙運動器材設備或輔具之設置情形等。

 

教育部也就近日媒體報導的重要議題,包含大學法修法重點、落實「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如免費提供女性生理用品、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以及因應「18歲公民權」等議題,說明相關推動策略及配合措施。

 

會議中,范巽綠委員針對青少年自殺防制作為,建議教育部在高中以下學校,增加專業人力配置,並且與衛生福利部、地方政府心理健康中心合作,整合人力;同時,針對曝險少年、虞犯少年及犯罪少年的教育策略與社會安全網之建立,范委員認為教育部也有資源投入的必要,為少年們建立價值,幫助其回歸校園。

 

此外,在大專院校及高中職的世界觀紮根教育上,范巽綠委員建議與國際教育、國際交流緊密結合,培養具有宏觀視野的世界公民;有關人權教育的策進作為,期許國家人權委員會與人權教育資源中心合作,共同推動五大人權公約,開發模組課程,為學生、執法人員、軍警建立人權意識。

 

陳菊院長表示,監察院長期關注教育問題,沒有一個國家對人權問題可以一步到位,人權公約的實踐是一項目標,需要一步一步地改善與檢視,臺灣雖然不是聯合國會員國,但對於國際公約國內法化,我們有責任遵守;期待國家人權委員會在人權議題上與教育部有更多的合作,讓人權觀念透過人權教育從小紮根,守護人權、承擔責任以及人權的落實,需要大家一起攜手努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