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COP27埃及登場 專家提供氣候行動建言

2022-11-16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第一屆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布倫特蘭夫人認為應更加投入能源效率提升以及再生能源的發展

第一屆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布倫特蘭夫人認為應更加投入能源效率提升以及再生能源的發展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七屆締約方大會(COP27)於埃及登場,各國代表齊聚協商更嚴格的減碳目標與氣候賠償等議題。1987年代表WCED(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被尊稱為「永續發展教母」的第一屆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前挪威總理格羅•哈萊姆•布倫特蘭夫人近日對外表示,距離2030年和2050年的時間不多了,人們應嚴肅看待,加緊腳步應對。

 

布倫特蘭夫人認為,人們可以更加投入能源效率提升以及再生能源的發展,因為這對於現在和未來幾年將起決定性的作用,以避免在氣候問題上遭受全面性的災難。她也認為巴黎協定雖是氣候目標的轉折點,但要如何達成目標亦是不可或缺。而2015年制定的SDGs(永續發展目標)提供各國實現巴黎協定目標的具體途徑;且由於氣候議題與能源、糧食危機等議題緊密相關,全球應關注氣候問題,期望此屆COP27能共同討論出氣候解決方案。

 

唐獎2018年永續發展得主,也是首位提出氟氯碳化合物(CFC)屬於溫室氣體的國際氣候變遷專家維拉布哈德蘭•拉馬納森(Veerabhadran Ramanathan)指出,要避免超過攝氏1.5°C的目標幾乎是不可能了, 2030 年全球升溫將跨越 1.5°C的門檻,現在必須盡快做好準備。

 

拉馬納森教授認為應加強制定具有氣候韌性的氣候行動,並基於三個概念來支撐,首先是為減少氣候變遷所引起的風險,也就是從上述減少短期氣候污染物、在2035年前,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近 50%,並且每年運用各式方法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量約50億噸等三個面向著手;概念二是適應力,我們必須從鄉鎮、縣市以至州/國家等各個層級來採取行動,以因應、降低氣候變遷帶來的災害風險。概念三為社會和生態系統的轉型,使能發展所需的適應能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