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藝文

第三屆臺灣科學節 科學嘉年華顛覆科學想像

2022-11-05 發佈 石耀宇 臺北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也在「科學嘉年華」中設立攤位,出動高人氣的麥寶電波行動錄音體驗裝置,位置在科教館後方,歡迎大小朋友前往體驗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也在「科學嘉年華」中設立攤位,出動高人氣的麥寶電波行動錄音體驗裝置,位置在科教館後方,歡迎大小朋友前往體驗

第三屆臺灣科學節主題是「擘劃環境永續的藍圖」,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即日起至11月13日,規劃兩個周末、近百場的科學活動,同時在今天(5日)舉辦開幕儀式,並且邀請臺灣傑出女科學家進行大師講座;另外在館外還有「科學嘉年華」,匯聚全臺科研單位,要帶給民眾多元的科學體驗。

 

科教館館內以登山者邀請,發出七條登山路線,邀請民眾一起逐層「找家」,並描繪自己對於家園永續藍圖的想像;館外的「韌性不任性-科學嘉年華」,則號召全臺科研單位,兩周總計170個單位、215個攤位,環繞臺北科學藝術園區,內容包含環境永續、科學科技、STEAM及多元學習四大主題,希望讓民眾透過科學漫步,體驗各種科學原理和科技應用,顛覆大眾對科學的想像。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也在「科學嘉年華」中設立攤位,出動高人氣的麥寶電波行動錄音體驗裝置。教育電臺推廣組郭瑋芸主任表示,民眾不僅可以嘗試播報詩詞或新聞稿,更能將自己的播音影片記錄留存,藉由錄音體驗的過程可以讓小朋友認識廣播,也可以嘗試當主播的感覺,同時麥寶電波也設計了不同層級的主播稿,或是自由體驗模式,讓小朋友與大人都能夠有不一樣的收穫,教育電臺攤位在科教館後方,歡迎大小朋友前往體驗。

 

今年科學嘉年華攤位數再創歷屆新高,包含產官學各單位紛紛響應展示與分享科研成果,科教館更用心推出11月11日校園日,特別結合108課綱設計自主學習單,引導參觀學生認識四大主題攤位,並從中探究科學,再思考未來可以如何深化學習,歡迎有興趣的師生踴躍參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