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負碳家具實現永續 北科大「森入生活」國產材設計展登場

2022-11-03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森入生活─國產・材好・設計」展以「永續設計、互聯共創」為主軸,即日起於新芳春茶行展出

「森入生活─國產・材好・設計」展以「永續設計、互聯共創」為主軸,即日起於新芳春茶行展出

由農委會林務局、臺北市文化局指導,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木藝中心主辦的「森入生活─國產・材好・設計」展今(3)日於新芳春茶行開幕,展出約60件「「臺灣林相」、「臺灣杉情」等椅、凳、桌、几、櫃及鏡子等作品。現場也同步發表《森入生活─國產・材好・設計》新書,收錄林務局與北科大木藝中心七年來投入國產材的設計研發成果,呼籲民眾使用國產材所製的「負碳家具」,實踐永續淨零環境。

 

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表示,森林可說是天然的「吸碳神器」,在氣候變遷問題日益嚴峻的當代,我們不僅要保護天然林,更要循環利用人工林,讓固碳效益達到最高,期盼能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而存碳的木材,能取代高碳排的塑膠、鋼鐵材料,並為生活帶來質感。臺灣生產的國產木材不但紋理優美、品質優良,更有溯源機制能確保不傷害天然林,對生態、對健康、對地球、對經濟都好,是消費者最好的選擇。本展使用了吸存二氧化碳的臺灣森林木材,設計創作「負碳家具」,實現人工林永續循環生產,讓森林進入生活,創造人們福祉、減緩地球暖化及綠色經濟發展的三贏。

 

北科大教務長黃育賢指出,北科大身為國內最早設立木工教育的學府,木藝一直是本校的重要技職特色之一,北科大木藝中心長年與林務局合作辦理臺灣國產材設計展,共同推動「負碳家具」研發,為地球永續發展盡一份心。

 

「森入生活─國產・材好・設計」展以「永續設計、互聯共創」為主軸,展場分為藝術家具及設計家具兩大展區,約60件作品兼顧藝術性、實用性及生活美學。策展人、北科大木藝中心主任陳殿禮表示,本次展覽亮點包括「重生羅漢」,利用藝術的手法賦予羅漢松新生命;「臺灣林相」則由17種臺灣國產木材拼成臺灣造型,並用17種國產材製作17張凳子,另有椅、凳、桌、櫃等作品。

 

展覽另一個亮點為「臺灣杉情」桌椅系列,是一件結合善念與美感、人文與風土的展品。陳殿禮主任表示,臺灣杉是東亞第一高的樹,也是全世界唯一以臺灣為名的樹種,在原住民的眼中,它是撞到月亮的樹,是「很浪漫的材料」。這作品可使用在居家大廳、泡茶招待訪客之處,桌的一側保留自然邊,另一側採人造線條,表達「三分天成,七分人」的設計理念。搭配長桌的長凳,呼應月亮撞到樹的寓意,凳面上以三個圓弧線條區分座位,以及利用「福鉋」鉋刀鉋出來的「福花」,每一朵都是帶著善的心意,承載著福爾摩沙這塊土地的祝福。

 

「森入生活—國產.材好.設計展」即日起到年底於臺北市大稻埕新芳春茶行展出,巧妙融合了新芳春茶行的建築空間與國產木材家具的優雅氛圍,配合本展,將推出一系列茶席與品茶活動,讓參觀的民眾感受臺灣在地林材所創造出質樸優雅的生活情境。此外,除實體展出外,本展也與臺北教育大學林詠能教授團隊合作,在中央研究院開放博物館平臺,同步以線上方式呈現。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