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鼓勵縣內中小企業提升競爭力,臺東縣持續推動產業創新研發計畫(地方型SBIR),4年來補助業者共計74家次,金額從每年820萬元調升至1200萬元,鼓勵業者勇於創新,為臺東產業加值,今(27)日辦理110年度成果展,呈現臺東中小企業的創新與創意。
縣府表示,110年度地方型SBIR計畫申請家數創新高,共有46家業者送件申請,其中22家通過審查獲得補助,在縣府團隊輔導下,歷經1年研發計畫,順利結案,今日辦理成果展,吸引許多對計畫有興趣的業者前往參觀,期鼓勵業者勇於創新,讓更多青年願意返鄉,也增加留鄉意願。
此次計畫類型多元,包括食品、生技、機械、資訊、園藝等,財經處表示,其中推動精密加工技術開發計畫的業者,以自駕車、半導體所需精密零件為生產目標,期待成為東部精密連接器的生產中心。
今年首次有園藝類別業者提案,利用組織培養技術量產孤挺花新品種,成為全國首創無需破壞母球即可大量生產孤挺花的創新技術;另外,有別過去以大量人力資源進行飯店管理,業者善用數位科技將入住管理AI化,打造臺東第一間導入自助報到系統及動態房鎖功能的飯店。
財經處說明,臺東雖然地處偏遠,但業者在產業創新研發上的用心,與資源豐富的西部相比毫不遜色,縣府108年前進中臺灣,與7縣市政府舉辦聯合成果展,今年再度受邀,預計29日於新竹縣遠東百貨竹北店8樓活動區舉行,與各縣市政府相互學習,並行銷臺東縣SBIR計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