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中央研究院「院區開放」10/29登場 親子動手做實驗、玩科學

2022-10-26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中研院院區開放活動邀請大朋友、小朋友走進展覽館參觀

中研院院區開放活動邀請大朋友、小朋友走進展覽館參觀

中央研究院年度盛事「院區開放」(Open House)」參觀活動即將在本周六(10/29)登場,今年採實體舉行,並加碼於10月28日啟動線上活動,一連2天推出演講座談、實驗室參觀、互動體驗等近200場活動,有不少活動適合國小到高中學生參與,期望透過虛實串聯,讓民眾不論現場參觀或在家都能盡情參與,開箱中研院的人文及科研寶藏。

 

中研院秘書處曾國祥處長表示,中研院連續25年舉辦「院區開放」活動,除了打開院內許多研究單位的實驗室外,也規劃各種有趣、有意義的活動。期望讓社會大眾知道「中研院在做甚麼」,而這也是臺灣單日最多人參與的年度科普嘉年華。

 

為了滿足不同年齡層民眾的需求,今年各活動皆有標註分齡資訊,讓國小、國中到高中以上的學生都能親近科學。曾國祥處長表示,家中有6歲以上小朋友的家長,可以參加天文所的「以管窺天」,帶領親子用望遠鏡觀測太陽;生物多樣性中心推出的「植物與菇菇好朋友-植物或真菌拼圖」等活動,還能小朋友動手玩科學,激發好奇心。此外院內還有許多的展覽館,像是歷史文物陳列館、民族所博物館、胡適紀念館有在活動當日對外開放,歡迎大朋友、小朋友攜手參觀。

 

曾國祥處長也推薦國高中生參加今年的主題科普演講,由中研院廖俊智院長親自主持,並特別邀請3位院內年輕且優秀的學者發表短講,與民眾面對面,談數理、生命、人文三個面向的研究。本次短講的主題分別是尖端的顯微技術、第三種細胞分裂,及聊齋誌異的夜叉國,讓同學們廣泛接觸不同領域的科普及社普知識,會後能與研究員問答互動,歡迎有興趣的同學上活動官網報名參加,或鎖定網路直播。

 

今年的院區開放活動也將帶領民眾直擊研究現場,走進物理所、植微所的實驗室;細生策畫「海洋溫泉中的子民」參觀活動,將海水帶到展覽現場,揭密海洋生物獨特的生存方式;原分所推出「用看的,就知道飲料有多甜!」互動體驗,讓民眾自製儀器測量飲料的蔗糖濃度。

 

其他線上及實體精彩演講活動包含智慧醫學、淨零排放、地震觀測、AI與大數據、生物多樣性、語言文化、歷史考古等跨領域主題,活動精彩豐富,活動資訊可上院區開放官網查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