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體育署發放的動滋券、動滋健身券已經在今年(111年)8月31日截止抵用,不僅發揮振興「做運動」、「看比賽」受疫情影響嚴重之運動核心產業功效,後續也將延續動滋熱潮,將動滋網轉型為運動產業入口網,提供業者、民眾最便利的行政服務。體育署呼籲,動滋券振興措施雖然已截止,歡迎民眾持續參與體育活動或觀賞職業賽事,支持運動產業發展。
去年(110年)11月體育署推出200萬份面額500元動滋券2.0措施,參考動滋券1.0超過9成抵用集中「添裝備」業者,將適用範圍調整為受疫情嚴重影響的「做運動」、「看比賽」運動核心產業,實質振興產業。同時,也在今年7月底加碼推出30萬份面額1,000元的動滋健身券,適用範圍限定在相關健身場館業者。
體育署表示,從相關抵用數據來看,動滋券領券人數約160萬人,動滋健身券領券人數約18萬人;動滋券及動滋健身券總交易金額約10億613萬元,總抵用金額約6億4,971萬元。各業別抵用金額以運動場館業占59.14%、運動休閒教育服務業占24.80%為最大宗。縣市抵用金額則以臺北市占24.34%、臺中市占21.34%為最多數,其次分別為新北市占12.85%、高雄市占12.06%。
動滋券採全數位方式發行,是引領運動產業業者及民眾數位轉型的第一步,相關推動成效也顯示,民眾對於數位方式進行運動消費的認同。隨著疫情政策逐漸鬆綁,各大體育賽事也逐漸熱絡,體育署鼓勵民眾持續參與體育活動或觀賞職業賽事,支持運動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