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藝文

第5屆巴黎臺灣電影節 Filmosa成果亮麗

2022-10-11 發佈 石耀宇 臺北
第5屆巴黎臺灣電影節合影開幕活動合影;金馬影帝莫子儀(右2)、樓一安導演(右3)、駐法國代表處大使吳志中(右5)、駐法國臺灣文化中心主任胡晴舫(右6)、電影節負責人Olivier KIM(右8) (文化部提供)

第5屆巴黎臺灣電影節合影開幕活動合影;金馬影帝莫子儀(右2)、樓一安導演(右3)、駐法國代表處大使吳志中(右5)、駐法國臺灣文化中心主任胡晴舫(右6)、電影節負責人Olivier KIM(右8) (文化部提供)

駐法國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與法國電影摩沙協會共同舉辦第5屆巴黎臺灣電影節,在巴黎市拉丁區電影院及巴黎日本文化會館兩處進行,本屆精選9部臺灣電影、規劃15場次放映活動,與法國觀眾共度臺式電影時光。

 

今年電影節以「焦點影人」、「年度精選」、「臺日紀錄片」三個單元規劃放映節目,同時邀請臺灣導演樓一安、金馬影帝莫子儀共同參與「焦點影人」活動,在映後與法國觀眾互動及交換意見,成功建立臺灣影人與法國觀眾的互動橋樑。

 

「焦點影人」導演樓一安擅長錯綜複雜的故事線,其作品多半與勞動階層、外來移民的生命經歷相關,反映出對時代、社會發出的不平之鳴,是臺灣備受矚目的中生代導演之一。本屆放映作品為「該死的阿修羅」、「一席之地」及「廢物」,3部片5場放映活動獲得法國觀眾熱烈回應,4場次均於開演前完售,許多觀眾於映後積極提問、合影並索取簽名。

 

本屆「年度精選」單元特別選入「少年吔,安啦」電影數位修復版,該片在1992年獲得法國坎城影展「導演雙週」的閉幕片,希望藉此放映機會,啟動法國發行商推廣該片的契機。《聽見歌 再唱》則講述布農部落的小學臨時組團參加合唱比賽,因而逐漸找回傳統布農族八部合音的傳統精髓,許多觀眾觀影時感動落淚,紛紛詢問有關臺灣原住民歷史、社會發展等問題,也讓法國觀眾對於臺灣社會結構產生好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