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藝文

傳藝中心戲曲新作發表計畫 3齣新創戲劇10月陸續登臺

2022-09-27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一心戲劇團《是誰刣死馬文才》顛覆《梁祝》原先主角視角,10/1、10/2臺北大稻埕戲苑演出

一心戲劇團《是誰刣死馬文才》顛覆《梁祝》原先主角視角,10/1、10/2臺北大稻埕戲苑演出

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辦理的「傳統藝術開枝散葉-戲曲新作發表計畫」,今年入選節目陸續演出,一共11檔演出,橫跨5個月,分布於各地專業劇場,讓戲曲之美在全臺綻放。10月份將由一心戲劇團、明華園戲劇總團、臺北木偶劇團,分別在臺北大稻埕戲苑、嘉義市政府文化局音樂廳及臺北文山劇場,帶來全新戲曲製作。

 

10月份搶先登臺的是由一心戲劇團帶來《是誰刣死馬文才》,為新秀王彥懿於110年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學生組戲劇劇本特優」的作品授權改編,將打破經典《梁祝》故事原先主角的視角,反以馬文才的獨特角度出發,佐以愛情懸疑為成分,並重新置入經典《梁祝》音樂的新作。這回還特邀仙女級張孟逸老師詮釋顛覆以往祝英台刻板印象的演出,同時也是該劇團再度攜手導演許栢昂的作品,將迸出傳統戲曲異想天開的創作火花,重新找回劇中人物自我及和解共生的方式。

 

「友情與愛情」如何抉擇?這回明華園戲劇總團青年軍帶來的新作《盜情》,就是要來和解這個千古難解的老派問題,將由青年編劇陳宇文聯手多元跨界導演宋厚寬共同挖掘臺灣在地的故事,創作出現代舞臺歌仔戲。劇中不僅可一窺日治時期大稻埕繁華光景,也可看見藝旦閣和旗亭的生態,故事鋪陳如諜報片般的鬥智及意外的愛情線。

 

臺北木偶劇團以臺灣地景創作在地故事《三仙臺尋龍記》,這次由編劇劉秀庭以傳統八仙過海為雛型並融入原民故事。該劇團將回到初心以純熟高超的操偶技巧,帶大家走進既在地又時尚的偶戲時代,並特邀剛獲得「2022世界劇場設計競賽」首獎的設計師林昭安為其量身打造全新舞臺,希望透過貼近生活的故事讓更多人認識臺灣多元的文化,是一齣適合攜家帶眷前來欣賞的可愛親子布袋戲。

 

傳藝中心表示,「戲曲新作發表計畫」鼓勵團隊以傳統戲曲為核心,持續創作全新作品,創作具現代觀點或以創新手法演出新作。本年度入選作品從多元議題出發,有原民故事、失智照護、在地傳奇故事、女性自覺、親情勒索等多元視角發展,涵蓋歌仔戲、布袋戲、客家戲、京劇等不同劇種,精彩演出遍及全臺,已有超過2萬名觀眾走入劇場欣賞戲曲演出,成功為傳統表演藝術注入新活水。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