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務委員會今天(22日)舉行「高科技人才培訓基地記者會」,邀請新南向國家在臺代表以及產官學界齊聚,期望能透過一國一校跨域合作模式,提供華裔學生完善優質的技職教育,達成培育海內外企業所需高科技人才的目標。
由於政府歷年來推展僑生政策產生良好正面效益,我國高科技產業技術及創新能力在全球有目共睹,僑委會透過推動「高科技人才培訓基地」計畫,與亞東科大、龍華科大、弘光科大、國立勤益科大、崑山科大以及國立屏東科大等六所科技大學合作,針對馬來西亞、泰國及越南等新南向國家,成立一國一校的高科技人才培訓基地,屏科大則是專責培育東南亞高科技農業人才。
僑委會童振源委員長表示,僑委會除了一般大學生之外,還特別開設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及產學攜手合作僑生專班,今年也針對專班進行調整與創新,像是兩年制的海青班的副學士專班,過去海青班推行已經有59年歷史,高達兩萬多人的僑生卻大部分無法留在臺灣,在跟勞動部及教育部持續溝通後,兩年制海青班的副學士專班在培育之後,可以獲得副學士並且能夠留在臺灣工作,未來也將提供資源培育臺灣企業所需人才。
僑委會說明,高科技人才培訓基地的成立,將提供海外學子及僑臺商習得臺灣科技領域課程及進修機會,同時配合與培育僑臺商所需相關產業人才,並且協助我國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業務,期望能促進企業國際化布局,並且落實政府「新南向政策」,成為推動我國在東南亞友臺社群經營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