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響應922世界犀牛日 莊福基金會繁育研究基地照護犀牛

2022-09-22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莊福文教基金會自2017年起,每年922世界犀牛日發起「紅鼻子挺犀牛」保育行動

莊福文教基金會自2017年起,每年922世界犀牛日發起「紅鼻子挺犀牛」保育行動

全球野生犀牛數量僅剩2萬7千多隻,而白犀牛數量過去十年下降了12%,世界自然基金會訂定每年9月22日為世界犀牛日,希望喚起大眾正視犀牛生存危機,莊福文教基金會也呼籲臺灣民眾響應、支持基金會瀕危動物保育工作。

 

莊福文教基金會攜手企業集團從2017年起每年犀牛日發起「紅鼻子挺犀牛」保育行動,藉由紅鼻子象徵犀牛因被盜獵殘忍的砍殺取角後,在臉上留下碩大血口而死的畫面,堅決「反盜獵,救犀牛」,歷年來已超過萬人響應,並於國際媒體大幅報導。去年更完成臺日犀牛交流合作,送犀牛艾瑪赴日促進血緣豐富化,並於六福村成立亞洲指標「犀牛繁育研究基地」,今年再喜迎新生兒花生醬,繁育成果豐碩,瀕危動物保育成績斐然。

 

犀牛繁育研究基地以為犀牛謀福祉為宗旨,甚至在六福村園區內的犀牛們也非常有感,曾經在這裡受過救護的犀牛,都知道這裡是個溫馨照護站,只要平時打打鬧鬧過頭,身體有小擦傷都會自動往基地靠攏,讓專業獸醫、保育員看看擦藥。此外,也定期幫犀牛們測量體重和檢測做健康管理,互動間形成一種無法言喻的默契,就連平時脾氣很硬,寧願帶傷也不接受治療的公犀牛阿峰哥進去一次後,日後有事就頻頻往這裡跑,與保育員十分熱絡。

 

莊福文教基金會表示,繁育研究基地功能多元,成立以來一直是犀牛媽媽安心生產、坐月子的好所在,新生小犀牛花生醬、花仙子都曾在這裡受媽媽阿花哺乳照顧,也曾幫助艾瑪赴日交流前受過動物訓練;基地工作人員甚至規劃小展區,設計各式行為豐富化的玩具,讓小犀牛邊玩邊彼此交流,一起學習群體生活,以最自然的方式健康成長,優化族群管理為繁衍盡力。

 

瀕危動物保育工作未來也持續開枝散葉,今年7月基金會與金門縣政府攜手啟用金門縣野生動物保育研究基地,除了進行生態研究外,也支援野生動物救傷工作。莊福文教基金會目前發起線上捐款,呼籲民眾支持投入瀕危野生動物保育工作,與基金會一起提升繁育救傷能量,包含救援醫療、繁育研究、動物保育推廣、人才培養等,未來犀牛繁育研究基地也將積極與國際專家建立專業交流,守護地球永續生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