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藝文

夢迴百年前馬偕旅途 NCO《馬偕情書》音樂劇場周末登場

2022-09-16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馬偕情書》由許秀年(中)、鄭海芸(左)、大甜(右)領銜主演

《馬偕情書》由許秀年(中)、鄭海芸(左)、大甜(右)領銜主演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國樂團9月17、18日於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演出《馬偕情書》音樂劇場,帶領觀眾重回馬偕在臺灣的時代,並以陳塔嫂、張聰明、偕以利與純樸臺灣人的視角,將福爾摩沙的人親土親,躍然於舞台上,並將這份「博暖」的心,真情真意的獻給我們的摯愛—臺灣。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陳悅宜表示,150年前,加拿大宣教士馬偕踏上臺灣泥土,吸收了臺灣文化、學習臺灣語言、愛上臺灣的生活,最後遺愛永留在臺灣,將他人生與臺灣深深的結合,對我們來說,他不僅是加拿大人,更是臺灣人,與我們共同成長與感受悲喜。今年適逢馬偕博士踏入臺灣150週年,臺灣國樂團以「用國樂訴說臺灣最美的故事」理念製作《馬偕情書》音樂劇場,透過馬偕身邊三位女性(陳塔嫂、張聰明、偕以利)的視角回顧交織百年前時空。更特別的是,臺灣國樂團共同參與戲劇演出,在演奏樂曲的同時乘載角色與劇情推進,臺灣國樂團勇於挑戰自我超越自我,非常值得大家進劇場支持。

 

本次演出帶來全新文本故事及音樂,打造豪華製作與演出陣容,由國家文藝獎導演李小平執導、劇作家施如芳編劇、臺灣國樂團音樂總監江靖波推出跨越各種界線、合於一臺戲的《馬偕情書》,邀請歌仔戲的許秀年、歌劇的鄭海芸、音樂劇的大甜,跨劇種合作飾演馬偕生命中的三位女性,委託作曲家王乙聿與林心蘋共同創作全新樂曲,融合傳統音樂南北管、歌仔與現代音樂創作手法,並且在國寶級歌仔戲演員許秀年的臺語指導下,將臺語聲韻及音腔與音樂作最完美的結合。

 

李小平導演表示,本次音樂劇場的編劇施如芳老師,採取雋永浪漫的角度側寫,引領觀眾進入馬偕一篇篇行腳的真實經歷,帶領觀眾更親近真實地認識馬偕。演員們在連綿不斷的樂章裡行行復行行,馬偕從頭到尾沒有現身,而更顯無所不在,更有餘韻與想像空間。本次演出另一特點是由臺灣國樂團指揮與演奏家們擔綱馬偕的隨行者及幕外音的聖歌合唱團,用手中的指揮棒、演奏的樂器及美妙的歌聲說故事,同時掌握演奏、臺詞講唱與戲劇演出,展現臺灣國樂團斜槓優秀的藝術表現,帶領我們進入馬偕上山下海的行旅日常,體驗群山震撼人心的審美啟蒙,看見清水斷崖令人動容的奇妙榮光,訴說馬偕熱愛臺灣的步伐與記憶。

 

此外,本次演出影像多媒體的設計規劃,將歷史照片還原轉換為3D實體空間,藉由視覺上的空間虛擬,帶大家回到馬偕的生活世代。營造時光回溯的時代感,呈現馬偕一生對臺灣這塊土地的熱愛。同時也透過拍攝馬偕的行腳足跡,帶出馬偕主觀與宏觀的視野。演出資訊可上臺灣國樂團官網查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