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即將到來,各國慶祝中秋節方式各有特色,除了臺灣會過中秋節,越南也把中秋節視為以兒童為主的節日,小朋友這天相偕提燈籠出門玩耍,而馬來西亞則是採用冰皮或榴槤內餡製作的中秋月餅食材也很有特色,新北市的師生不用出國,不論在新住民學習中心或新住民語文課程,都能體驗到如置身國外的異國節慶氛圍。
目前在中心擔任料理講師楊麗香,她在課堂中分享早期越南中秋節小朋友提著自製燈籠出門玩耍,其中一種是「燈籠推車」,將奶粉罐鑽幾個洞,採用空瓶做成輪子、以長木棍組裝,在鋁罐裡點上蠟燭從洞孔透光,在月光下推著奔跑。她說,越氏軟Q月餅,採熟糯米糰揉成麵粉以模具印出,還可加入香蘭葉增添風味,她也分享給學員小豬月餅,笑說越式月餅特色造型是母豬躺中間,一群小豬圍著母豬,代表團圓在一起。
目前新北市國小到高中合計開設615門越南語文課程,新北市的老師們經常配合節慶情境,讓孩子學語文,中秋前夕許多越語老師將中秋文化融入語文學習,如在忠義國小等教越南語的阮紅女老師在中秋節前跟學生分享越南阿貴的民間傳說,及她兒時在越南欣賞水上木偶及燈會活動的中秋體驗活動,學生都聽得興味盎然。
然而,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是思念家人的重要日子。教育局與凱擘大寬頻合作,於三重商工新住民學習中心教新住民手機影片製作App。來自馬來西亞的朱冰心,因疫情已三年未見在美國深造的兒子,她學會了影片編輯後,在中秋節前把孩子身影的一幕幕影像化成思子之情的作品轉發給兒子,自信地分享「製作App一點都不難,媽媽也可以」。來自越南的楊芳草則是把在國中教學生製作炸春捲與涼拌米線過程拍成短片,分享給在越南的親友。
來自馬來西亞,在板橋開肉骨茶餐廳的老闆李濃慷說,馬來月餅需要用冰皮月餅、榴槤果肉和班蘭葉味內餡製作,是最具特色中秋美食,有許多新住民像李老闆當頭家,傳承家鄉好味道,開異國餐廳,新北市也將50個東南亞異國美食店家推出新住民美食指南、電子手冊,讓市民體驗道地的新住民家鄉美食。